编辑: bingyan8 2017-03-21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小农是消极地在租佃、雇佣和赋税的剥削之 下求生;

三是实体经济学,认为小农经济,如家庭农场,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其生 产是为了满足消费而不是为了利润.黄的内卷化模式支持第三种观点,他用满铁资料分析华 北的小农经济,指出了内卷的经营在劳力报酬少於劳力生存所需的情况下,仍旧投入劳 力的经营.它可能为生存而把劳动力投入到边际报酬低於场工资的地步,一直到边际报酬 趋向於零.黄宗智指出:中国的悖论现象是商品场经济与小农生产的共存;

十九世纪没有 乡村发展的城工业化;

以及过密型(involution)的商品化(以区别前资本主义的商品 化),结果是没有发展的增长5 . 阳村个体经济,可以说具有上述内卷的某些特徵.阳村是个山区的农业村落,座落於五夷山 天山支脉,是镇政府所在地.近几年,阳村个体户的经营状况不佳.阳村的个体户在册

280 户,由於关门停业等原因,1996年清理出去约100户,只剩下180户.按照地税所1994年核定 的增值税(按月)计算,当年的户均月收入只有384元.如果按三口之家计算,家庭人均128 元,超过1994年人均54元的贫困线,却距1995年人均187元的「小康」线尚有不少差距6 .从 行业分布看,排在前几位的是:副食品30个,服装小百货17个,缝纫14个,理发12个,饮食 业11个,农机修理6个,钟表修理6个.这样的乡村「准商人」,实际只是在维持生活而已. 当个体经济仅仅靠农民的购买力来维持而不是带动农民和农业的发展,且当资源匮乏而农业 又发展无力时,我们已经看到了个体经济的内卷.阳村地处山区,农业发展水平在当地居 中.但由於土地不足,阳村人均水田约五分,每人每年交公粮和统购粮共118斤.按亩产800 斤计算,五分地有400斤,减去118斤,剩282斤谷子,合大米197斤,尚不足一年的口粮.向 祖是个种粮户,一家九口人,每年还要买1,000斤粮食.一个小康工作的员说:「这十几 年,图甚麽?过去拖拉机,现在用人拉.」殊不知,低技术正是劳力密集的经济内卷化的重 要方面.现在,由於劳动力的剩余,使这个六千多人的村落,每年有近千人外出打工. 1995年初,我遇到在水宫村搞「第二次土改」试点的朋友,他告诉我第二次土改的设想是: 把80年代初包产到户的土地重新划分为公粮田和口粮田.前者重新公有化,然后承租给种粮 大户,以保证国家的粮源;

后者按现在的人口数分配给农民,50年不变.这样,农民不再受 公粮之累.表面上,农民可以从粮食中解放出来;

实际上,因为资源短缺,阳村农民已经不 能完全靠土地生存.一个乡民说:怎麽改都无所谓,反正靠那点儿地也进不了现代化.这句 话的一个潜台词便是:土地资源匮乏与消耗性使用引起的土地疲劳,会导致涞哪诰,疏 离现代化的理想. 低技术的劳动密集,资源匮乏下的精耕细作,面对城的相对剥夺和庞大的剪刀差,形成了 相当部分乡村社会的内卷化.虽然在80年代以来伴随著某些增长,但并没有解决农村深层的 结构性问题.像这类农村地区,可以说仍然处於没有发展的增长. 二 国家内卷化 然而,经济的内卷是否仅仅出於经济的原因?盖尔茨在《小贩与王子》(Peddlers and Princes)中,就Q里和爪哇的两个不同乡镇的不同变革机制,强调那种我们称为「一刀切」 的政府行为的危险,甚至指出变迁有赖传统的结构.他特别批评那种用经济的数量标准衡量 社会变革的狭窄视野,认为经济变迁与社会和文化有紧密关联7 . 萧凤霞(Helen Siu)在〈一个中国镇中的社会主义小贩和王子〉一文中,从方法论的层面 回顾了围绕国家和地方社会建立的不同理论争论.简言之,施坚雅(G.W. Skinner)的场 模型属於二分的整合模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