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 2017-07-19 |
com 理论与实务 本版编辑 邹志梅
2009 年6月12 日第3版
一、 缓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 工作不规范, 存在脱管和漏管现象. 目前, 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在缓刑的交 付执行上衔接不严. 一是有的法院不按规定向公 安机关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让缓刑犯自行到公安 机关报到. 二是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上做法不一 致, 有的送到判决当地公安机关, 有的送到罪犯 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 有的送到罪犯居住地公安 机关. 三是有的法院向公安机关送达公诉案件的 缓刑判决而不送达自诉案件的缓刑判决. 上述第 一种情况直接导致一部分缓刑犯逍遥法外, 形成 事实上的脱管. 第二种情况容易导致居住地公安 机关因无法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缓刑犯情况而产 生漏管现象, 因为按目前公安部的规定, 对缓刑 犯的考查由居住地派出所进行. 第三种情况使大 量自诉案件的缓刑犯游离于公安机关的考查视 野之外.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是我国刑诉法 对缓刑执行的交付未作明确规定, 有关司法解释 又过于笼统, 造成实践中理解不一, 做法各异. 二 是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不按规定交付的行为都未 设责任条款, 缓刑执行的交付工作缺乏强制性的 法律保障, 使得部分司法人员怠于履行职责. 三 是现实中部分司法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责任心不 强, 没有正确理解立法本意, 工作马虎大意, 造成 有的法律文书该送达而没有送达.
2 、 考查流于形式, 重新犯罪时有发生. (1)法 律规定本身的原因. 《刑法》 第76 条规定, 被宣告 缓刑的犯罪分子,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由公安机 关考查, 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而 《刑 诉法》 第217 条规定, 对于被判处徒刑缓刑的罪 犯, 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 查. 两部法律对缓刑考查主体的规定出入较大, 实践中因理解不同存在两种不同做法. 因规定不 统
一、 责任不明确, 造成互相推诿, 从而形成监管 真空 . (2)经济体制改革使社会管理手段发生了 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逐步完善, 以 户粮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社会控制机能在弱 化, 政府、 用工单位和基层组织对个人的控制力 也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强有力, 这也是缓刑犯 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对缓刑考查的配合工作有 所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实际执行的原因. 在 实际工作中, 由于案多人少的矛盾比较突出, 县 (市)、 区公安机关都把工作重点放在破大案、 追逃 犯等 大事 上, 对缓刑犯的监管工作难以兼顾, 一般都将监管的具体工作交给缓刑犯居住地的 派出所. 据调查了解, 派出所对缓刑犯的监督考 查存在监管不力、 流于形式的现象. 如未按规定 成立监督考查小组、 未建立缓刑犯档案等. 有的 虽然制定了监管制度, 但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 责任心不强, 有制度无工作, 监管有名无实, 导致 部分缓刑犯在考验期内又犯新罪.
3 、 缺乏可操作性程序, 监督力度远远不够. 宪法和有关司法解释都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 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但往往只规定监督职能而 未规定监督程序, 使检察机关的监督力度大打折 扣.
二、 解决缓刑执行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1 、 对缓刑犯要依法交付执行, 防止出现脱 管、 漏管现象. 缓刑执行的交付环节存在前述问 题的根本原因有二: 一是有关执行交付的程序和 责任规定得不够明确, 二是对交付环节的检察监 督力度不够. 针对第一种情况, 可以通过以下两 个途径解决: 一是在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中明确 规定, 缓刑判决生效后, 不论是公诉或是自诉案 件, 人民法院都应向缓刑犯居住地公安机关送达 有关法律文书. 二是增加不依法送达的责任规 定, 防止有些司法人员有法不依. 实践中的做法 使检察机关无法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 如在缓刑 判决书的送达上, 有的法院向公安机关送达的同 时不向检察院送达, 这不但使检察机关无法有效 监督法院的缓刑执行交付是否依法进行, 而且不 利于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缓刑执行情况进行 全面掌握和监督. 要加强检察机关对缓刑执行交 付的监督力度, 就必须在有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 定, 法院审判庭宣判缓刑后, 应分别向检察院起 诉部门和监所部门送达缓刑判决书, 监所部门如 发现法院未依法向公安机关交付执行的, 应向法 院发出督促交付执行通知书, 法院收到通知书后 必须依法交付执行. 这一规定不但有利于制约法 院的交付行为, 而且为监督公安机关的执行情况 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