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 2017-07-27 |
50 年代脱稿,即将出版 周作人小传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 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
1885 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 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 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 三味书屋 读书,1901 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 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1906 年赴日本,先后入东 京政法大学、立教大学文科学习.在此期间,他曾与鲁迅一起提倡文艺运动, 介绍外国的新文学,共同翻译了《域外小说集》
一、二集等.1911 年返回绍 兴,曾任浙江省教育司督学.因病辞职后,又任浙江省省立第五中学教员, 并被推选为绍兴县教育会会长,主编《绍兴县教育会月刊》,在此期间周作 人发表不少著译,并于
1915 年结集出版了《异域文谈》.
1917 年春,经鲁迅介绍,周作人在北京大学附设的国史编纂处任编辑 员,后被聘为北大文科教授. 新文学运动发轫时期,周作人积极倡导新文学运动,他先后发表了《人 的文学》、《思想革命》等文,成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文章, 产生过广泛影响.1920 年参加 新潮社 ,被推选为该社主任编辑.年末与 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 文学研究会 ,并执笔起草了《文学研究会 宣言》,并与沈兼士共任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任. 五四 前后,周作人除继续翻译介绍外国作品外,还发表了大量白话 诗文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之一.
1921 年夏秋,周作人因患肋膜炎,去北京西山碧云寺养病,在此期间创 作了一些小品和山中杂诗.
1922 年7月起,他兼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副教授,9 月又兼女高师(后 为女师大)教员.1923 年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问世.1924 年11 月 发起组织语丝社,并成为《语丝》的实际主编.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雨天 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
1928 年任北平大学文学院教授及日本文学系主任.
1930 年与冯文炳等合 办文艺周刊 《骆驼草》.1931 年专任北大研究教授.此时期结集的作品有 《永 日集》、《看云集》、《苦茶随笔》、《夜读抄》等. 七七 事变后,北京大学南迁,周作人没有南下,被任命为负责保护 校产的留平四教授之一,1938 年,在燕京大学觅得客座教授职务.
1939 年元旦,周作人在家中遇刺,幸免于死,此后他辞去燕京大学教授 的职务,同年
8 月,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
1941 年初,周作人出任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其 后又兼任了伪北平图书馆馆长.1943 年1月辞去教育督办职,2 月,被汪伪 政府委任为东北政委会委员. 沦陷期间,周作人曾发表过不少散文、随笔.结集出版的有《秉烛谈》、 《药堂语录》、《苦口甘口》等.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
1945 年12 月,周作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押于北京 监狱,后又转至南京老虎桥监狱. 在狱中他曾作诗四百多首,并翻译了希腊神话.
1949 年1月,南京解放前夕,周作人被保释出老虎桥监狱,初寄居上海, 同年
8 月回到北京.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安排下,周作人重新执笔撰 文,译著作品,其中一部分结集为《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为鲁迅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料.并翻译古希腊、日本古典文学及其他作 品十部,其中 《卢奇安对话集》为其得意的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