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烂衣小孩 | 2017-09-08 |
20 世纪的传统,并深入到了大学教育制度中,要想改变涉及面太大了,动起来是很不容 易的.但发展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学科更不需要分开了,这将是一次 巨大的知识革命,知识的继承已不能按技术的专业化来进行,必须从培养一批沟通各学科的学者 入手. 现在的社会学的基础是一个实证主义的,20 世纪以来我们研究的问题都是能看得见,摸的 着的,是能够用数量表示,可以测量的,而数量化正是科学的标志.但这种实证主义限制了我们 对人的研究的深入,流失了一部分人之为人的心灵问题.这是人的知觉中的最高的层次尚未语言 化的一层,因为没有进入语言范围,没有进入符号体系的一层,所以很难表达出来.这一层也正 是人与动物不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的一层.这是人们留给了艺术家和哲学家的活动范围. 深入一步看,正是这决定人之为人的关键部分,还进不了社会学观察的范围,社会学尚没有方 法来研究这一层次的问题,我们还只能用 言外之意 、 一见生情 等这一类词汇来形容人生活中很 重要的这一部分,或用 命运 机遇 来解释这些现象,尚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表达. 因此我们说人的研究, 即人本身的研究还刚刚开始, 主要从生物体的机体活动和心理活动来 研究,如弗罗伊德等心理学家的成就,有些尚有争论,不能被公认为科学成果.当然我们要抛开 原有公认的 科学范围 ,实证主义的范围,现在一下子做不到,但人类本身的知识问题,的确是 一个大问题,如何把宗教的,艺术的心理活动科学的表达出来,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开始.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社会学研究的现阶段,还是实证主义基础上积累和形成的知识,还不是人的研 究的中心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所做的也是认识人的研究的一部分,但非中心部分.今后的发展趋
5 势是各学科要打成一片,人文社会科学今后都要合在一起,只是要大一统,一下子达不到,只能 一步一步来,能做多少做多少,或许有什么机缘会发展和改变得快一些.而现在只能借了在实证 主义基础上研究的成果,尽可能补充心灵方面的材料,间接的反映这种事实,逐步的探索和深入 进去,实际上达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本文由潘乃谷根据
2003 年2月15 日谈话记录整理,并经费先生修订) 【译文选载】 对于人脑来说,族群是生物 物种 吗?1 ――存在于我们对某些社会类别的认知当中的本质论 弗朗西斯 J. 吉尔-怀特 摘要:如果族群行动者将族群表征为本质化了的 自然 群体??尽管存在着这样的事实, 即族群的 本质 (essence)并不存在??那么,我们必须要明白,为什么会如此.本文提出了 一个假设与证据,即由于族群在表面上有着与物种相似的特性,使得族群行动者们把那些原本用 来对物种水平的类别进行加工操作的心理模型输入到 活类型 (the living kind )当中来, 结果,当人类看待族群(以及其他几个相关类别)时,好像它们便是 物种 一样,这种看法带 有与此相关的本质论的论调.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相似性包括: (1)以类别为基础的内部通婚;
(2)以继嗣关系为基础的成员身份.进化促成了这一认知性的偶发事件,因为将族群加工成物种 ??至少是在祖先所生存的环境当中??解决了与相互区分和行为预测有关的适应问题.同族群 的人(就像同物种的成员那样)共有许多初看起来并不明显但却高度相关的 特性 [对于相同族 群来说,这些特性即规范(norms)].因为不同的族群存在着不同的规范,其成员之间的协同合 作常常失败,所以,同外族群成员进行交往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由于这个原因,从适应的角度 来看,把族群视为物种便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区分,使其更趋向于在群体内进行交往(其中, 重要的一点即群内通婚) .它还促进了有用的归纳概括的发展,这使得人们无须与外族群成员进行 太多成本很大的交往,而可以获得对其行为加以预测的可靠知识.本文回顾了认知科学的有关文 献,并援引蒙古的认知性现场实验及民族志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设. 1.引言 A. 人类学想象中的本质论 在最近的人类学中,建构论者的研究反复不断地向人们展示,人们假定出来的 种族 或 族群 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种类,由此,它们在智识上和道德上都做出了贡献.生物学者也 得出了同样的结论(Boy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