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7-10-04

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历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等.

2 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 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1-2 页.

4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38 页.

3 的,与之相关的共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民俗也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相互转 换的,这就使得那些想用人类学式的单一 民族 理论解释 中国 与 夷狄 关系的观点很难 奏效. 中华民族 概念中的 民族 比较偏于社会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理解, 民族 构成被看 做是建立国家的基础性要素,现代国家的创建需要构造 民族 概念,用于确定疆土、人口和主 权. 民族 和 国家 紧密相关,脱离了 国家 概念, 民族 将无法定义, 民族 成为 国际关系框架内国家体系的划分基础.

1 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家眼里, 中华民族 中的 中华 基本等同于 中华民国 ,而 民族 则是建立民国的基本要素.它不是以种族界定的,也不是 以文化、宗教、语言、风貌、生活方式来界定的,而是以现实政治权力的需要来定义的.

2 它是 在脱离了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组织的变革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一些民族主义研究者业已指出, 农业社会的社会组织完全不利于民族主义原则,不利于 政治和文化单位的结合.

3 具体到中国语境,就是家族和宗族作为一种细胞单位,使得人群与 这类社会组织结合的紧密程度有碍于对现代国家的认同与忠诚,只有具备了国家意识,人民才能 有此国与彼国之想象,才具备卫国爱国之心,才能超越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对个体行为施加 的各种限制.当年梁启超倡导摆脱宗族家庭的束缚,树立 国民 公民 之意识,也是从这个 角度切入论证的.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知识精英思想中造成的本土性回应. 民族主义被如此界定,是为了使文化和政体保持一致,努力让文化拥有自己的政治屋顶, 在全民抵抗外敌入侵时拥有更多的安全感. 生活在 国家 体制下, 各个民族统一具有共同的 公民 身份,当面对异族侵袭时,这个身份就会起到决定性的凝聚作用,成为压倒本民族自我认同 的最终意志选择.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各民族对外抗敌的态度空前一致,折射 出在民族主义号召下,国家意识统合种族与文化认同时迸发出的巨大能量.与此同时,这种战时 动员机制的内部也持续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如果按照民族自决权的观点,每个民族理论上都有资 格独立构成一个 国家 .换言之,每个民族都有可能给自己的文化建造一个独立的 屋顶 , 以便脱离最大国家屋顶的笼罩与控制,当然这种心理期盼大多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除了外蒙古 独立造成即成事实外,其它民族并没有实质性的独立动作,这与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相互 博弈形成的制约态势有关. 民族自觉从心理想象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回事,按照安德森的说法, 民族归属 (nationality)、 民族属性 (nationness)或者 民族主义 统统属于一些特殊类型的 文化 人造物 (cultural artefacts).

4 也许的确如此,深究起来,现代 民族 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机构如议会、公司或者社团 等等实体, 民族 的存在更多是一种通过动员手段催生而出的身份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又是由 想象维系着的一种复杂人生经验,或者说是某种特殊的情感需求.定义一个 民族 完全要根据 具体的历史条件、 环境和事件, 更狭义点说就是决定于某种特定时刻的政治需要. 比如抗战期间, 当各个民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时,凝聚为一体的情感需要就会变得特别强烈,对 民族 凝聚成 一个国家的愿望就会远高于对自身种族身份的认同.正因为 民族 不是一个实体,无法确定其 具体的固定边界,所以才必须在具体的历史脉络里加以考量和把握.此处所说之历史脉络既包括 出于国家权力支配的意识形态设计,也包括知识精英的学理阐释与论辩,同时还包括各个不同族 群对 民族 定义做出的多样反应.晚清思想界中 民族 意识觉醒的另一个源头虽然来自 自我 意识的发现,却长期被压抑在寻求国家富强的总体目标之下.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大多从公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