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2018-02-13
清醒认识中国低生育率风险 * 郭志刚 郭志刚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系教授.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中国低生育率研究 (项目批准号: 12JJD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显著超出以往预期.面对少子化、老 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人口领域需要有较大的改革.当前人口工作思路存在与人口现实 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的核心是对低生育风险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人口工作存在只 重当下、罔顾未来的偏向.生育政策调整的实质是对过去计划生育过度的补救和改 正,既是对生育率过低这一主要人口风险的应对,也是人口发展彻底转向正常化、均 衡化的需要. 关键词:人口形势 人口战略 低生育率风险 生育政策调整 研究背景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又一次揭示出中国生育率极低,老年人口比 例远超以往人口预测规划,而少儿人口比例则远低于以往人口预测规划.这些结 果都清楚地表明,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显著超出以往预 期.并且,根据这次普查的人口结构做出的人口指标回溯估计也能表明,1995 年以来总和生育率就处于不足1.5的低水平,远低于官方口径的1.8. 其实,20年来反映生育率过低的全国调查结果比比皆是.但问题是,人口和 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与一些人口专家并不相信这些调查显示的极低生育率反映了社 会现实,总是简单将它们视为出生漏报导致的虚假统计,甚至作为必须加强生育 控制的理由.因此,以前当更多人口学者和社会各界建议顺应新的人口形势、调100 整生育政策时,官方总是坚持总和生育率稳定在 1.8 左右的口径,并基于这种判 断提出坚持现行生育政策

30 年不变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所以,尽管中国早已 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但是官方仍偏重于人口控制,一直严重高估生育率,而对 过低生育率的人口风险的认识却严重不足. 人口领域的官员还是学者,有专业经验和技能,可以凭专长对人口形势做出 判断、预测和对策建议.但他们终归是凡人,不是神仙,不能要求他们的预期和 决策总是正确的.不过,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实践则能够检验认识的 正确与否,教会人们坚持真理、改正错误.所以,对于人口的认识同样应该做到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认识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但对实践检验表明不正确 的认识,应该光明正大地承认并加以改正,绝不能文过饰非、屡错屡犯. 然而,人口领域中就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 率新时期后,还囿于从前高生育率时期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和经验,思想认识远远 地落后于人口形势发展,认识和决策一再严重脱离实际,结果人口工作陷入僵化 和被动.这便是以往20年来人口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2013 年11 月15 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 ,其中的一条就是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二胎 的政策(简称 单独二孩 [1] 政策调整) ,标志着人口领域的改革终于开始了.中央要调整生 育政策的决定甫一出台,就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关注,可谓民心所向、众望所 归. 实际上, 单独二孩 的政策调整虽然标志着零的突破,但它本身还只是人 口领域改革试水的第一步、一小步.随着实践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将改革继续 推进,达到彻底取消独生子女政策、普遍放开二孩生育.在人口学上,一对夫妇 平均生两个孩子才反映了代际平衡.而这对于应对当前和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好 处特别大,特别重要. 之所以第一步只迈了一小步,主要是因为以前人口工作那种状态下对政策调 整的调研十分薄弱,更谈不上试点的实践经验.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研 究,取得了不少结果,但如同以往的调查统计一样,这些研究结果也处于被质疑 和否定的状态.尽管其中一些后来也得到引用和认可,但多是因为不得不用,因 为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信息可以参考.因此,当中央出台 单独二孩 调整时, [1] 人口学中通常用二孩而不是二胎,因为 孩 是指活产的胎儿即真正的出生,而 胎 则可能 有好多种其他结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