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霜天盈月祭 2018-06-14

14 《清朝文献通考》一,卷十四,钱币二,考四九七九.

15 《清朝文献通考》一,卷十四,钱币二,考四九八.

16 《清朝文献通考》一,卷十三,钱币一,考四九六五.

17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一辑,第379 页. 清雍正时代日本铜进口状况(孙)

73 知鼓励.又严禁别开官硐,严禁势豪霸夺民硐,斯商民乐于趋事而成效速也.

18 由于官员依仗权势,在云南大开铜矿,以致 自康熙四十四年以前,通省银铜各厂俱系督抚 官员私开,原未奏报,亦无抽收款项 自此滇铜允许私 人开采,云南铜产业逐渐兴盛起来.

19 官给资本有力的推进了云南铜矿的开采.民间开矿所需资本过多, 凿矿之人日需盐米油薪, 锤钻器具,麻线衣物等 且不必说, 况俱产于深山穷谷之中,商贩多在城市,贩买不肯到厂,必 雇脚运至省会并通衢之处,方能陆续销售 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 ,清廷依云贵总督贝和诺建议 制定 放本收铜 政策,云南铜始归官办: 由滇委道府,总理其事,召集商民开采,先发资本, 后收所出之铜作抵.

20 顺治康熙年间因云南铜产量低,纯度差,运输困难,铜斤采买以洋铜为主.但在康熙末年, 滇铜已经逐渐开始补充洋铜的不足.如康熙五十六年,因江浙洋船争夺赴日信牌,信牌被浙江海 关没收,造成当年洋铜缺少, 户工二部铜斤分交八省委员承办,各顾考成,官商多赴云省购买, 是以滇铜易销. ,而铜斤卖出少则需要一年半载,多则两三年,商民 若不是富商大贾很难预先垫付两三年的开采价,因此官给资本大力推动了缺乏资本的小民开矿.

21 随着滇铜生产的发展,康熙末年,每年产铜大致已达到八十万斤左右.康熙五十九年至六十 年一年共产铜八十万九千二百六十斤,康熙六十年四月至雍正元年二月共获铜一百六十万八千五 百三十余斤.22 雍正年间,据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奏报, 各铜厂雍正三年分报获余息银一万 七千九百六十两零斤,核算雍正四年分除完额课银九千六百二十五两零外,报获余息银四万七千 两零.较之雍正三年分多获息银二万九千余两.

23 采办洋铜为清前期办铜的主要方式.早顺治时代,便派船赴日采买洋铜.顺治三年(1646) , 凡商贾有挟重资愿航海市铜者,官给符为信,听其出洋,往市于东南、日本诸夷.舟回,司关 者按时值收之,以供官用. 按照每百斤课银三两计算,雍正三年产铜约一 百万斤,四年接近两百万.至五年东川之汤丹、普毛二厂开采出铜后,大体年产已达三百万斤左 右.但至雍正末年为止,五省承办洋铜数仍高达二百七十余万斤,占办铜总数的 60%以上.

24 18 蔡毓荣: 《筹滇十疏》第四疏, 《议理财》 ,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 研究教研室合编: 《清代的矿业》 ,中华书局,1983 年,第74 页. 但办买数量较少,国内鼓铸也不完全依赖洋铜.顺治十三年(1656) , 为阻断沿海民众与郑成功的联系,清廷发布 禁海令 :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

19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 年12 月,第185 页.

20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辑,第185 页.

21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辑,第185 页.

22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二辑,第185 页.

23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七辑,台北故宫博物院,1978 年5月,第856 页.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