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8-06-23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 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 杨中芳 彭泗清 内容提要: 本文主旨在于从文化的根源, 去寻求一个理解现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 研究架构, 从而可以凭之来进行/ 有的放矢0的实证验证.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 评述了西方人际信任研究, 再对现有的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研究加以综述, 然后在吸 取这些成果的基础上, 以人际关系的角度, 提出一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本土人际信 任模式, 最后, 再依此一模式, 简单地整合现有研究并建议一些新的研究人际信任之 方向. * 本文是在/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初步探讨0( 彭泗清、 杨中芳, 1995) 一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近十几年来, 人际信任的研究又在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界兴起.许多对人际信任是什么, 从何而来, 及如何发展出来的研究及理论相继出笼( Barber, 1983;

Eisenstadt &

Roniger, 1984;

Zucker, 1986;

Gambetta, 1988;

Luhmann, 1988;

Holmes &

Remple, 1989;

Wrightsman, 1992;

Sabel, 1993) .特别是有关人际及组织信任在工商及企业组织中的运作及功能的研究更是如 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例如, Hosmer, 1995;

Kramer &

Tyler, 1996;

Lane &

Backmann, 1998;

Wong, 1991;

Mayer, Davis &

Schoorman, 1995;

Reichmann, 1989;

Zand, 1997;

Zucker,

1986 等) . 最近, 有关这一领域的跨文化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Alston, 1989;

Fukuyama, 1995;

Yamagishi &

Yamagishi, 1994;

张建新、 彭迈克, 1993) .这些研究及理论通常要不就是以个人为出发点, 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各自的个人因素的结果( Johnson -George &

Swap, 1982;

Good, 1988;

Wrightsman, 1992;

Remple,Holmes &

Zanna,

1985 等) ;

要不就是以社会制度为出发点, 认为信 任是社会结构及制度的必然产物( 例如, Luhmann, 1979;

Barber, 1983;

Shapiro, 1987;

Misztal,

1996 等) , 却较少有学者直接从人际交往本身的角度来探研之, 即使有也是在较宏观的层次, 探看人际关系分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对于到底人际关系中的什么东西使得人们产生信任则 不多作理会.作为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者, 本文作者试图从一个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 从人 际交往本身在中国社会的功能及运作来看人际信任.依据一个从中国的/ 文化/ 社会/ 历史0根 源发展出来的、 对人际关系的新概念化, 把人际关系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用社会义务概念联系起 来.在这个架构的基础上, 希望可以对中国人的人际信任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展这一课题之前, 我们认为有必要先把西方学者对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作一个简单的 综述, 目的是想将我们的研究在这个庞大的领域中定位, 并且吸取他们研究此课题的经验及成 果.限于篇幅, 这个综述并不是很全面, 有兴趣想得知一个比较详细的综述之读者, 可参阅彭 泗清的博士论文( Peng, 1998) .

1 社会学研究

1999 年第

2 期

一、 西方对人际信任的概念化 ( 一) 信任的定义 信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 牵涉到很多层面和维度.因此在做任何信任研 究之前, 把自己要研究的信任先作概念上的说明及澄清, 找出其基本构成是必要的.然而, 西 方学者对信任的定义五花八门, 直到今天, 也仍然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 参见 Luhmann, 1988;

Barber, 1983;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