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8-11-20
作者简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Epstein),1915 年4月20 日生于波兰, 自幼随父母移居中国.

1931 年进 《京津泰晤士报》 , 开始新闻工作生涯.

1937 年任美国合众社记者.

1938 年先后在香港和重庆参加宋庆龄创建的保卫中国 同盟,从事国际宣传工作.1951 年应宋庆龄邀请,返回中国,参与对外刊物 《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刊工作并任执行编辑.1957 年加入中国籍.1979 年 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建设》1990 年1月起改名《今日中国》). 在60 年中他除采写大量报道中国历史发展、争取和平友谊的新闻通讯和文 章外,还撰写了《人民之战》、《中国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 放》、《西藏的转变》、《宋庆龄―20 世纪的伟大女性》等重要著作.现任 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杂志社名誉总编辑、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福利 会执行委员.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段复 杂曲折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用可信的事实和生动的笔触,概括 了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这片古老的土地 恢复了政治上的独立. 此书已有三个英文版及十余种其它文版在此之前问世.这次再版时又增 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鸦片战争中香港被英国掠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耻辱的结束.这本书的再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在本书英文版第四版及中文版第一版出版之际,作者特意重写了前言和 后记. 作者前言 《从鸦片战争到解放》初版印行于

1956 年,1964 年和

1980 年又在北京 和香港推出增补修订版.1997 年的这一版已经是第四次印刷.从初版印行以 来,在中国和国外,先后印行过阿拉伯语、孟加拉语、荷兰语、德语、印地 语、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乌尔都语

10 种译本.英文原 版还在印度重印过一次. 第三世界的人民对本书的反响似乎最为强烈.许多跟我初次见面的朋 友,都说他们读到过这本书. 读者中还包括一些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名誉主席,孙中山 夫人宋庆龄喜欢过这本书,1961 年她给我信中说: 我见着加纳总统恩克鲁 玛时,他热情地称道过这本书. ① 读者中还有研究中国的西方作家,其中有斯诺.他说: 这本书把这么 重大的主题,写得这么精练,而所持的观点,则是西方国家著作中非常罕见 的. ① 我举出这些反响,不是在自我表扬,而是要说明,这本小书的确达到了 它的目的.中国这个世纪风云变幻的繁复程度,要把它完全写出来,那真要 写成一系列大书.而本书的意图,正如斯诺所说,是让受过西方教育的读者, 听到一些 非常罕见 的说法,让他们 换换变速档 ,从他们学过的历史 书中,找到些他们从未听到过的东西.总而言之,用毛泽东的生动说法,提 醒他们,需要把 被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有益于他们了解现实的底 蕴. 这种观点新颖的书,西方已出现过许多英文本著作,发掘出了不少连在 西方也被忽视的史料.这类史料不仅写帝国主义如何侵略中国和其他被侵略 国家,也写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争夺的史实.同样重要的还有,各 民族之间争取进步的斗争都是相互支持的.这些斗争有些是出于有意,有些 只是出于历史牵连所带来的. 撰写这本书,对我本人也是一种自我的再教育.我生长在旧中国的天 津,那是外国人管理的一块土地.我接受的教育,在那个时代,都是以欧洲 为中心,对殖民侵略者的的行为,洋洋得意地百般辩护.我十多岁时上一家 英国人办的中学,学校中很少人说中国话,更不教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课程. 相反,在天津英租界里,有不少街道是以外国侵略者名字来命名,如埃尔津 路、戈登路、西摩路.连我们学校里的楼也有许多洋人名字.这种到处可见 洋人名字的现象对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等于每天都在心灵上受到侮辱. 世界上的事情,总在变化.特别是我后来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