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 2019-07-01 |
[摘要] 慧能通过对此岸与彼岸距离的厘定, 对依报关系与自心体、 用不二的发挥, 对学、 修一 体化的新解, 对顿、 渐成佛的演绎等问题, 围绕往生净土的主体论、 境界论、 修行论、 时间论等四个方面 进行阐发. 以佛性论为根基, 从 自性清净心 下手, 在禅宗 明心见性 根本前提下, 汇通了此岸与彼 岸、 生死与涅的关系, 将自身的解脱实践论融入其中, 令般若智慧与善巧方便合一. 慧能的 往生净 土 说不仅是对道生以来的 佛性论 和 顿悟成佛 说的继承与发展, 更是对历史以来禅法中关于念佛 观、 往生观的总结与创新, 这种将思辨高深的理论与务实践行的修法统一起来的致思模式, 开创出修佛法 而不坏世法的新视角, 进一步深化了关于 佛性 往生 观念的内涵与外延, 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 往生;
佛性;
慧能;
净土;
坛经 [中图分类号] B942 [文章编号] 1002-
3054 (2016) 08-0089-1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3262/ j? bjsshkxy? bjshkx?
160810 唐代佛教引领出一股全新的思潮, 强调将众 生本具之佛性落实到宗教的实践上, 其中最具代 表的宗派即是禅宗. 唐代佛教诸宗从原先注重义 理的讨论转向对 解脱实践 的热衷, 并结合 自身体证影响着分化而成的各个佛教宗派. 净土 宗 十念往生 、 一生成佛 等论断, 缩短凡 夫往生的期限与成佛的时间;
禅宗 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 不假方便, 顿超十地 的说法, 打破了渐修次第的修学体系, 两者皆令通途法门 黯然失色. 禅、 净二宗虽然在理论体系及修学方 式上截 然不同, 但是二者又紧密相关, 尤其《坛经》 中关于往生西方的论述, 更引起两宗激 烈的讨论. 本文拟站在思想史与社会发展史的角 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以拓展佛性研究的内涵与外 延, 厘清禅、 净二者的关系.
一、 早期禅经中的念佛观 本文依据先于慧能时期所流传比较重要的禅 经, 比较彼时禅法中所涉及的念佛观与往生观和 慧能的念佛观与往生观, 以发现二者异同及慧能 净土思想的特色. 1. 《般舟三昧经》 三卷译本中多处谈到念佛得三昧与念佛见佛 内容: 菩萨其所向方闻现在佛……欲见佛即念 佛……如想空当念佛立……菩萨如是见十方无央 数佛清净. [1](P425) 这里说到求佛立前三昧的办 法, 就是随意方所, 朝某个方向忆念 ( 口念) ―
9 8 ― 佛, 径直念去, 不落空、 有二相, 能念与所念皆 无, 自然感得十方诸佛现眼前. 经文接着说: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常当 念如是佛身有三十二相悉具足……用念佛故得空 三昧, 如是为念佛. [1](P425) 这里既提到念佛往 生, 又提到空三昧, 还说: 如想空、 当念佛 立 , 接着说到: 证是三昧知为空定 [1](P424) , 末木文美士据此认为 《 般舟三昧经》 的基调是 空, 故此经是弥陀信仰与般若思想的结合.[2](P131) 印顺据此认为是 观心如幻的基础上 与般若思想融合 而来.[3](P84) 此经后面更谈到 心、 佛不二的内容: 作是念, 佛从何所来? 我 为到何所? 自念: 佛无所从来, 我亦无所至…… 我所念即见, 心作佛、 心自见, 心是佛……设使 念为空耳, 设有念者亦了无所有. [1](P425) 这里 强调心净则土净, 所谓见佛即是照见自心. 很明 显, 这里念佛、 见佛甚至往生, 都是站在般若空 观立场并结合唯心所造来谈. 圣凯就此认为, 这种心性说是在般若学空的基础上, 逐渐发展 到如来藏说 ,[4](P30) 与后来慧能对于念佛往生的 探讨极为类似. 2. 《坐禅三昧经》 这部经是对隋唐以前所流行的主要禅法的汇 总, 其中, 第五观即念佛观, 是用来对治烦恼罪 恶多之人的, 经中说到: 若多等分人, 念佛法 门治.[5](P583) 经中认为, 靠念佛可对治的修行之 人可分三类: 初行、 已行和久习行, 即刚接触佛 法、 已经接触了佛法、 学佛很久三类. 《坐禅三 昧经》 虽是教人如何观想佛的三十二相, 但总 体上说, 我们称其为禅观也不为过. 该经在后面 说到如何念佛见佛: 专心念佛, 不令外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