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霜天盈月祭 2019-07-02

不 贵难得之货, 使民不盗;

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 ( 三章) , 都是对过度符号化现实的拨乱反正 , 尚贤 乃是推崇符号化的名位 , 难得之货 是物品符号 价值上升的结果, 这些也是引起社会民心混乱的原 因, 所以要否定.道家的圣王是 为无为, 事无事, 味无味 ( 六十三章) 的, 其实就是顺其自然, 无论 是行为处事还是施政治国皆是如此, 唯有如此, 才 能有最后一章 为而不争 的结果, 使整个社会趋 于无欲不争的景象. 除了对异化现实的否定之外 , 《老子》 中还多 用 去 绝 等带有否定性意义的动词, 以示对异 化现实的积极干预. 大道废, 有人义.智惠出, 有大伪.六亲不和, 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 十八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绝民弃义, 民复孝慈;

绝 巧弃利, 盗贼无有.( 十九章) 是以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 二十九章) 仁义、 智慧、 孝慈、 忠臣等符号的出现, 正是大 道废弃的符号表征, 正应了一条符号学原理― ― ―意 义不在场才需要符号.正如赵毅衡先生所言 : 既 然之所以需要符号, 是因为缺少相关意义, 那么符 号越多, 就越暴露出意义之阙如. [5] ( P. 45) 本乎此, 我们就容易理解 《老子》 十九章的意思了, 圣智、 仁 义等符号的出现, 意味着大道的缺失, 因此要复归 大道, 应该积极主动地弃置、 断绝这些符号, 也即二 十九章所言的圣人 去甚、 去奢、 去泰 之行为.河 上公注谓 : 甚谓贪淫声色, 奢谓服饰饮食, 泰谓宫 室台榭. [6] ( P. 119) 声色服饰宫室之属, 如果仅作意 义交流和保暖居住之用, 则是具有使用性的人造 物, 但如果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 带上了其他意义, 就已经符号化 . 物必须在人的观照中获得意义, 一旦这种观照出现, 符号化就开始, 物就不再停留 于 '

前符号状态'

中. [5] ( P. 35) 符号化并不可怕, 可 怕的是过度追求符号化, 如 甚、 奢、 泰 , 如此会挤 压人类的正常生活, 所以河上公又指出 , 去此三 者, 处中和, 行无为, 则天下自化 .这里又引出另 外一个被老子肯定的概念 自化 , 即《老子》 对 自 的肯定, 如自爱、 自知、 自胜、 自化、 自正、 自富、 自朴等. 道恒无名①, 侯王若能守, 万物将自化……不 欲以静, 天下将自正.( 三十七章) 我无为, 人自化;

我好静, 人自正;

我无事, 人自 富;

我无欲, 人自朴.( 五十七章)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 此.( 七十二章) 关于 道恒无名 的问题, 笔者曾撰文指出这 其实是一个符号表意的难题, 作为万事万物变化总 根源和总规律的 道 是不能用符号化的 名 来表 征的, 因为符号化意味着片面化, 这样就失去了 恒 的特征, 而且万事万物一旦有名之后, 也就有 了区分和差异 [7 ] , 一旦名引入政治伦理领域, 成为 一种名分等级的时候, 社会就出现了巨大的分化, 这种人造分割也正是造成社会纷乱的一大源头. 所以, 老子认为侯王如果能顺乎自然, 无欲无为, 不 去强制分割控制 , 以自然与和谐的原则来引导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 [8] ( P. 587) , 那么民众将会自然而然 地自我化育、 生长、 发展, 唯有如此, 社会才能趋于 安定, 所以在第五十八章借 圣人 之口再度申述 无为 好静 无事 无欲 的好处, 两相比较才 会有 去彼取此 的结论.而老子的这种 不干涉 主义 正是与当时的统治者 擅自厘定出种种标 准, 肆意妄为, 强制推行 有关. [9] ( P. 283) 所有这些归 结起来, 其实就是对 自然 的肯定, 老子的 自然 其实就是自然而然、 顺其自然之意. 老子提倡 无为 , 无为不是不作为 , 《老子》 中 多处提出功成身退的内容, 如 成功不居 ( 二章) 、 功成、 名遂、 身退, 天之道 ( 九章) 、 成功不名 有 ( 三十四章) 、 功成不处, 斯不见贤 ( 七十七 章) 等等, 从 功成 中可知老子的思想还是 有为 的, 但不是居功自傲, 反而认为这是 自然如此 . 希言自然 ( 二十三章) 亦是如此, 倡导少出政令 干涉而顺其自然, 因为在老子看来 , 人法地, 地法 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 二十五章) , 人→地→天→ 道→自然, 这是一条逐层取法的规则.道以自然为 法则, 其实就是摒弃人为干预, 遵从事物的客观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