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onven | 2019-07-02 |
2 0
1 1 年发掘 ,
2 0
1 5年 底发布前期成果 , 使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成为学 术界甚至社会上关注的焦点.
2 0
1 6年 3月 2日, 《 五色炫 曜――南 昌汉代海 昏侯 国考古成果展》 在首都博物馆开展 , 影响巨大. 其中, 大量的出土 文物成为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 值得注 意的是 , 海 昏侯墓中出土的孑 L 子屏风涉及孔子 的 身高和出生年份 , 与传统说法有较大差异 , 上述 试题就是以此为材料命制的.现在 , 我决定以这 一 学术热点为载体设计一节研究课. 将海 昏侯墓 中关于孔子身高和出生年份 的学术新线索引人 课堂 , 既可 以让历史课 比较新颖 , 使学生增加历 史复习的新鲜感, 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 趣 .为此, 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目标 :
1 . 初步了解史料的不同形态 ,并认识史料 对于不 同历史研究主题的价值.
2 . 初步领会史料辨析和运用中应该重视的 方法 , 包括 : 考察渊源 、 推敲逻辑 、 综合 比勘 、 正 视反证等.
3 . 在前述 目标的基础上 , 形成实事求是 、 多 元开放 的史证态度 , 培养批判性思维 .
二、教学定位 : 应对 考试 改革 和 培养核心素养的统一 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 当然是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 中 史料实证 的重要 内容 , 但需要说 明的 是,这节课的设计是以一个学术问题为载体 , 而 不是 以教科 书中的某一块 历史知识 内容为载 体.从教学 目标上说 , 体现了能力 、 方法和价值 观方面的 目标,但知识 目标相对就淡化了. 这可 能会 引起质疑 :这样 的复 习教学能够适应考试 的要求吗? 事实上 ,高考改革的步伐早就对此作出了 探索 . 如果梳理一下
2 l 世纪以来历史高考命题 改革的历程 , 就可 以发现 : 对史学方法和史料实 证素养 的考查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加强.在笔者 的印象里 , 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
2 0
0 1 年上海高 考,其中第
3 7 题的(
2 ) (
3 ) (
4 ) 小题是这样 的: (
2 )
2 0
0 0 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 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 头像进行 了复原后 , 意外地发现她极像 西域女子( 图略 ) , 这 引起 了人 们的关注和 猜测 :她 是今 新疆地区人?是古代 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的汉族人?还是西域 以外的人? 你倾向于哪一种说 法? 请 简要 说 一说 你 的理 由. (
3 ) 女主人 究竟属 于哪一 民族 , 需要进一步 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
4 ) 揭开这一谜底 , 有待进一 步收集直接和 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 这一试题出现的背景是上海对研究性学 习 和研究性课程的探索 . 该题第(
4 ) 小题的参考答 案列举了一系列不 同形态的史料 : 可 以从老 山 汉墓中继续查找 ;
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 ;
查阅有 关历史文献资料 ;
如具体答《 史记》 《 汉书》 等资 料;
民间的史料 ;
国外记载 的资料等. 这正是 分辨不同类型的史料并判断其史学价值 的核 心素养要求.
2 0
0 4年后 ,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新一轮课程 改革 ,各地高考命题 中这方面的探索也逐步深 人.以史料实证为例 , 就包括分辨史料类 型、 甄 别史料价值 、 对应观点寻找史料 、 根据史料解读 观点等多种角度. 其中, 不 以教科书知识点为载 体、着眼于史料实证的试题也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