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 2019-07-03 |
遄,2005).例如, 桑斯 坦( 犁踝樽,2002)研究了随机抽取的6 0个政治网站, 发现网络上的圈 内传播容易造成群体意见的极端化倾向.阿德米克和格兰斯( 状嶙,2005:36-43)对美国博客圈的研究发现, 无论是政治倾向上的自 由派还是保守派, 他们都倾向于链接到那些与自己观念相似的博客作者 群.区别于
1 . 0环境, 群体极化在包含了技术应用、 社会网络和自媒 体等多重属性的在线社交网络中又是何种情况呢?目前一些研究表明, 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实际并未消失, 反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 虽然群体极化逐渐成为网络协商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然而通 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 我们发现, 多数实证研究仅是描述性地刻画了群 体极化在互联网环境中是否存在及其发展趋势, 却鲜有研究对其形成机 理进行阐释.更重要的是, 由于缺乏了必要的机理分析, 群体极化似乎 成为网络环境中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们也难以对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 案.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尝试.基于本文的理论剖析及实证研究, 我 们认为, 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包含了两个过程: 观点的生产过程和链 接的形成过程.一方面, 根据 沉默的螺旋 理论, 舆论氛围往往影响了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对异质观点的呈现, 由此带来网络意见由多元到失衡 的过程.另一方面, 由于社交网络所具有的用户中心特性, 使得人们能 够通过重构网络的链接关系, 缓解孤立的压力并实现自身舆论环境的再 造.换言之, 在线社交网络中个体行动者既受到舆论环境和群体规范力 量的约束, 但又被给予了塑造自身社会关系的高度能动性.这种技术应 用充分体现出社会学结构与行动者的二元互构特性, 是理解在线社交网 络中群体极化现象的微观行为机制的基本着眼点. 针对上述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一项美国在线社交网络用户的抽样 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试图对 2. 0时代群体极化的微观形成机 制进行理论探讨.文章首先对群体极化概念进行剖析, 并梳理目前在 不同媒介环境中群体极化的相关研究, 接着分析社交网络中政治极化 ・
9 1
2 ・ 观点与链接: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形成的微观机制, 阐释社会媒体中观点呈现和链接构建过程的理论内 涵, 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研究假设.最后, 我们利用一项抽样调查数据, 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 并对本文的研究发现进行讨论.
一、 在线社交网络与群体政治极化 群体极化的概念最早由传媒学者斯托纳( 罄镒)在1
9 6 1年 提出, 而桑斯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最富有影响力的研究和论述.在其 《 网络共和国》 一书中, 他将 群体极化 定义为: 团体成员一开始就有 某些倾向, 在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 点 ( 桑斯坦,
2 0
0 3:
4 7 ) .根据他的研究, 群体极化倾向在网上发生的比 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 桑斯坦,
2 0
0 3:
4 1-4
3 ) .相关研究认 为, 网民群体中更易表现出非理性、 易激动的特点, 因此, 在网络讨论中 很容易导致言说者态度偏激, 并采用十分激烈的言辞表达意见.也有 学者认为, 由于网络中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 表现出群内同质、 群 际异质的特点, 因而极易导致群体高度认同( 郭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