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 2019-07-04 |
* 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 念,体现在各种物质和精神活动中,其中香料 就是体现礼的一个载体. 香料不仅能够满足人 们物质生活的需要 (如香料的食用和药用价 值),而且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念,主要体现在 香料的礼用价值中.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已有使用香料的历史 记载. 当时所使用的香料都是本土的香木、香草,主要有兰、蕙、椒、桂、萧、芷、茅等. 使用香料 的方法包括焚烧以祀神、佩带、煮汤、熬膏、制酒.战国时期就有用熏炉焚香净室的习俗,这种 方式一直延续到汉代[1] . 《说文解字》中说: 香, 气芬芳也 . 香料散发的芳香一方面使人从生 理上产生美好的感觉;
另一方面又作用于人的 心理,从而拥有庄严、肃穆、安详的心境. 久而 久之,人们在祭祀和礼用时自然而然地使用香 料,香文化开始产生(图
一、二).从秦汉至两宋, 香料的礼用仍然没有超出先秦时期的礼用范 围,但是香料的品种和使用方法要比先秦丰富 得多. 一 秦汉时期的香料 秦朝留下的极少的著作中,均不见有关香 料的记载. 不过,咸阳博物馆藏有一件铜熏炉, 座上阴刻篆字 大吉 两字,其年代大致为秦[2] . 目前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都没有表明 秦朝就有外来香料,由此推测,秦朝的用香品 种当与先秦类似. 西汉时期, 随着陆上丝 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 通,非洲、东罗马、西域的香 料开始输入中国. 《史记 ・ 货 殖列传》 云: 番禺亦其一都 会也. 珠玑、犀、x瑁、果、布 之凑. [3] 集解引韦昭曰: 果 谓龙眼、离支之属. 韩怀准 指出,果布应为马来语 Kāpur 图一 春秋时期骨雕香熏(引自《山东大学文物精品选》第62 页)
70 图三 西汉五凤铜熏炉(引自《河南博物院 精品陈列》第36 页) 图二 战国铜盖原始瓷熏炉(引自《江苏馆藏 文物精华》第33 页) 的对音,即龙脑[4] . 《后汉书 ・ 李陈庞陈桥列传》: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 恂奴婢、宛马、金银、香Y之属,一无所受. [5] 与 此类似的记载还有 《后汉书 ・ 郭杜孔张廉王苏 羊贾陆列传》: 旧交址土多珍产,明玑、翠羽、 犀象、x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 [6] 《后 汉书 ・ 南蛮西南夷传》: (西南夷)又有食药鹿, 鹿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 又有五角羊、 麝香、轻毛渭Α⑸. [7] 历史文献中除了提到外来香料,也记载了 本土香草的使用. 《汉书 ・ 宣帝纪》: 四年春二 月,诏曰:'
乃者凤皇甘露降集京师,嘉瑞并见. 修兴泰
一、五帝、后土之祠,祈为百姓蒙祉福. 鸾凤万举,蜚览翱翔,集止于旁. 斋戒之暮, 神光显著. 荐鬯之夕,神光交错. 颜师古曰: 鬯,香酒,所以祭神. [8] 《汉书 ・ 礼乐志第二》: k萧,延四方 , 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 宾八乡. 李奇曰: 萧,香蒿也. 颜师古云: 以萧脂合馨香也. [9] 鬯、萧、桂酒早在先秦时期 就用于祭祀和宴饮,汉代延续下来. 在汉代,香料及香具还被用作陪葬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