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 2019-07-05 |
(三)承继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 于光远提供了一 种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路径.20 世纪上半 叶, 教育学界曾有不少杰出的教育学家 (杨贤江、 钱亦石、 张栗原等) , 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探讨教育问题.1949 年后,马克思 主义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之相应, 它在不断的社会和政治运动中被权威化、教条 化.这样,马克思主义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它不 再是探索新知识的工具, 反而蜕变为束缚人们的 思想桎梏.可以说,从1949 至1978 年,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研究传统在 遵循马克思主义 指导 的名义下断裂了.在此背景下,于光远作 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 方法探讨了教育(学)中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概念(如教育认识现象 学、教育社会现象学、教育的教育等).其中, 他的《教育认识现象学中的 三体问题 》一文 是引发
80 年代关于教育主体争论的最早文献之 一.此外,他根据多年的思考构建了一个教材、 学校制度、与社会进步的理想模式. 作为一名 业余的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 于光远运用马克思主义方式不同于教育学界的 鲁洁、 陈桂生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 如鲁 洁侧重于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其构建教育 理论的基础;
陈桂生在探讨教育(学)问题时深 得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髓. 于光远则以自己的 方式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分析教育 (学) 问题方 面的价值. 当前, 教育学界不但对马克思主义教 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