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 2019-07-06 |
350 年后, 大明将亡, 书重现人间.后人褒贬不 一, 毁者称其伪书, 终于得到证明时, 时间 又过去
360 年.世有菊花, 而人不识, 岂不 又是一场 菊花误 ? 菊花误 多, 因为人们惯看春花.今 日世人不解菊花, 用它布置装饰, 岂不知: 若是菊花愿意出镜, 选择春天岂不是好? 人们误会菊花越来越深, 菊花也渐渐退出 今日的精神语境, 东篱不见了, 在城市的阳 台, 于枝头老去, 干枯成标本, 却绝不落下, 任北风驰骋. 菊花误董改正 何人不起故园情――读黄永强 《书香一脉状元城》 有感 吴晓雪 本版责任编辑/胡 玉琪E-mail:[email protected]
(一) 一条古巷出云霞, 几处青峰几处家. 石阶石屋石Y上, 层楼叠榭似书吧!
(二) 南迁避乱进深山, 劈地开山创业难. 远望村庄石上立, 宛如画卷任君翻. 我在给学生讲徽州地域文学创作 的时候, 曾经布置了一道课外作业, 就是要他们写一篇《来 徽州读书》 的文章.这里的 来徽州读书 其实有两个 含义, 一个是指来上学、 完成大学学业;
另一个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读书.同学 们写的从这两个角度展开的都有, 特别 是从后一角度来写的更为丰富.他们 有的在图书馆、 在书店, 也有的在乡间、 在田野, 不仅读纸质书, 而且读城市、 读 山川、 读村落、 读古今人物、 甚至还读自 己.真是巧了, 看完他们的作业的时 候, 正好拿到项丽敏的散文集 《读爱, 在 花开的春野》 , 我突然感觉到这个 同学 的 作业 写得还真不错, 把春天的 徽州或者说是徽州的春天读得这样仔 细、 这样认真、 这样兴味盎然, 温润安详 的文字直给人好似又渴又乏之后喝上 了一杯奶茶, 又无异于春暖花开时节在 徽州的灵山秀水之间穿行.当然, 作者 不是我的那些学生的同学, 而完全可以 做他们的老师. 项丽敏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由 读书而进入写作, 其笔耕的领域主要就 是散文.她的文字纯静而清丽、 笔调舒 缓而安详, 书写中努力去寻求属于自己 的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这一方面得 之于她生活其中的钟灵毓秀的地域环 境, 另一方面也得之于她不断的阅读、 体味与思考, 她思考人生、 思考自然、 思 考别人的创作, 同时也不停地思考自 己.在她思考之后抒发出的对周边对 象和艺术作品中的人物、 故事的领悟、 感慨与理解时, 读者已很难分清这些文 字到底应当属于她笔下的对象还是她 自己的内心.她的审美对象选择性很 强, 这正取决于这些对象与她自己心灵 的契合程度.春天里, 万物都是那么可 爱, 其实这正是作者自己心情最美好同 时作者又对自己最自信的时刻, 她正是 通过对春天万物的阅读, 将自己的内心 世界与外物获得沟通, 在享受自然和艺 术之美的同时, 谛听自己的心声、 享受 自己的人生. 品读项丽敏的散文, 影响最深的是 她对笔下的对象的理解, 这种理解并非 仅仅限于认知上的 知道 , 更重要的是 指彼此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