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9-07-06
陆象山学问的诠释学性格 林维杰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一、象山的学问风格 陆象山(九渊,字子静,1139-1193)的学问主要是继承孟子.

同属心学阵 营的王阳明对他有如此评论:「有象山陆氏,虽其纯粹和平若不逮於二子,而简 易直截,真有以接孟子之传.」

1 二子指的是周濂溪与程明道

2 .纯粹和平是就精 神气象而言,象山辩才无碍,所以不如濂溪与明道的温润粹和.简易直截则是谈 象山的学问风格,这种「直简」之风在与象山同时代的学者口中被讥讽为「专欲 管归一路」,象山亦毫无愧色地自承「吾亦只有此一路」

3 .一路与直简、简易 同义,其具体内容可以解释为立志、辨义利等表现精神奋进的基本要求. 吾人皆知孟子富於思辩,不容易和直简联系在一起,其实直简乃是表示象山 学问化除了孟子论辩的复繁而「直指本心」.本心是象山的核心命题,立志与义 利之辨等都是由此命题而展开(见后文).然而象山的学思内容主要虽根 子,却没有孟子学在架构上的系统相与表述上的分解相.他分判孔、孟的学思差 本文为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陆象山、王阳明的经典诠释思想」(NSC98-2410-H-001-043- MY2) 之部分研究成果.感谢匿名审查人与决审人的细心指正.

1 〔明〕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象山文集序〉,《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2 年),上册,卷7,页245.

2 〔清〕张廷玉撰的王阳明传中即曰:「〔守仁〕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 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明史王守 仁传〉,同前注,下册,卷40,页1541)周是濂溪,程是明道.阳明又以二人与象山比 对云:「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王守仁撰,吴光等编校:《传习录 下》,同上书,上册,页92).

3 〔宋〕陆九渊著,锺哲点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年),卷34,页410. -95-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第四十五期

2014 年9月页95?119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异时,曾说:「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 时不同也.」

4 依此区分,相对於孟子的十字打开,象山自己则没有这种支架性 的结构特色,而是预设了《孟子》而采取随处启发、指点的讲学方式.从义理之 「内容」看,象山是孟子学,但从义理的「教法」角度来说,反而比较接近孔 子.简单来说,象山没有其他理学家进行专门主题的系统性论述,如果要说结 构,此结构是在《孟子》.牟宗三先生在分析象山的学问风格时即指出:「象 山之学并不好讲,因为他无概念的分解,太简单故;

又因为他的语言大抵是启发 语、指点语、训诫语、遮拨语,非分解地立义语故.」

5 启发、指点、训诫与遮 拨等判语,都是这类无概念分解与非结构的语言.象山在义理型态上近於孟子, 在表述与结构上则远之,此差异的意涵在此可以通过理查.罗逖 (R. Rorty) 的区 分加以说明. 罗逖在其《哲学与自然之镜》(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一书中区 分两种类型的哲学家,一种是以知识建立与本质确定为主,尝试常态 (normal) 与 系统 (system) 式建构的哲学家;

另一种则尝试在知识、本质与系统之外,致力於 非常态 (abnormal)、不可共量 (incommensurability) 之启沃 (edi?cation, Bildung) 式 解放的哲学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