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 2019-07-06 |
丢失魂的女子把她的故乡/ 带在身边 过一片水域 ( 《今夜 金 沙江琴音如诉》 ) . 读罢即知, 诗人 使用本体和喻体并列关系的隐喻, 让乡愁从叙事性中泛起淡淡的文 艺性, 这有别于乡村叙事风格, 却 正是现实与客观意愿的矛盾焦点. 无解的题, 只有无解. 类似表达, 在 本单辑中不时读到. 我的理解是, 这最微小的心境写实, 分享出的是 一个女子对故乡的精神守望, 对生 活的认知、 体会、 感慨及无处可还 的乡愁. 从思想高度来说, 诗人对 生活抱有满满的良善之心. 世间, 成长在自然的经验是个 性的, 能影响到生存的语言. 在诗人 的作品中, 有许多用词大量出现, 像 江水、 云雾、 苔藓、 红土地等, 较强的 地域性话语意象和言说方式, 很好 地将读者的审美惯性、 语义, 引向诗 人心中设定的意义领域. 人的一生, 谁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荒废, 书写者 只有写出自己的独创性, 才是对自 己负责, 也只有如此, 才可能做到唯 有自己不可被复制. 诗歌是一种力量, 它转述着诗 人能所要表述的思想、 灵魂寄托、 精神向度. 《陈卓诗歌集》 里的诗歌 没有戏剧化的转承, 诗写取材都是 日常的生活元素, 行走、 拍摄、 花朵、 泪滴、 亲情, 这些具体化的诗性 合成, 不只是女性立场的陈述, 而 是以此打开了诗歌的性别审美, 将 女性暖色系的心理去向和价值观、 人生观逐一安放. 不同时代的修辞 基础也在变化, 但都不外乎促使诗 写趋于大美. 需要提醒的是, 陈卓 的诗, 在我的赏读中不是没有瑕疵 的. 如 《冬水无声》 《致L》 《或许不》 《永不再见》 《黑暗中的花朵》 等, 这 些诗都较长, 诗句有滞涩感, 意境 太满导致留白不足, 从而削减了诗 性的跳跃和内质张弛. 诗歌于我, 是精神的滋养, 是 生活的习惯, 陈卓应该和我同感, 因为, 我们共有粉红色的天空. 想 起那句古诗: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 青山见我亦如是. 我会在青山绿水 间, 等待着诗人带来更多的新作. 因为我相信, 她诗歌里的无尽江 山, 必将分外多娇. 作家刘以鬯的 《见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