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9-07-07

1 这里指 Cameron McCarthy (1988, 1990)对於性别、种族、阶级「多轨并行」模式所提出的修正观 点,意指族群、性别、阶级的关系未必是同时、同质地发生作用,强调这些动力彼此之间可能是 非同步性或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有时可能也会相互增强的作用,有时也会因为阶级因素,或其他 利益关系而被切断连结.

5 两位叛逆青少女的主体观点与生活经验.分析焦点著重於她们的性别认同形构, 以及她们的性别认同如何与阶级、种族动力交织,并因此再制、挑战现存的社会 位置. 贰、文献探讨 早期的青少年文化研究,多半将焦点放在男孩身上,忽略女孩独特的文化形 式及认同形构.为了矫正青少年文化研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同时也为了增加关 於女孩的民族志资料,英国伯明罕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女性成员,从1970 年代 晚期到

1980 年代开始将焦点放在青少女身上,她们将性j和家务等议题带入青 少年研究的领域中,这时的女性主义研究者比较倾向探讨女孩在卧室和厨房的生 活,而非传统男性民族志研究者的研究场域:街头生活(Griffin, 1993: 191).例如: Angela McRobbie 和Jenny Garber (1976)指出七0年代女孩次文化的一项重要形 式就是「追求时髦服饰、流行音乐」(Teeny Bopper),这种文化形式只需要卧室、 一台录放音机和一个朋友就够了.相对於男孩的街头文化,女孩文化可说是一种 卧房文化,卧房是女孩相遇、音乐、教彼此化妆技巧、练习跳舞、比较性记录、 批评彼此的穿著和说别人八卦的地方(Frith, 1978: 66).此外,McRobbie (1977, 1978)还使用民族志的方法检视一群 13-16 岁劳工阶级女孩的次文化,研究发现 这些女孩和 Willis 研究中的小伙子一样也有抗拒文化,只是女孩子的「叛逆」方 式和男孩子不一样.多数女孩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无聊,便将对於未来的希望寄放 在爱情、婚姻和母职上,因此这些女孩对抗学校霸权和阶级压迫的方式就是主张 自己的「女性化」和「性j」以控制教室,例如:化妆来上学、在教室大声地讨 论男朋友的事情,安静却不合作、温和地搞破坏、沈默的策略、在课堂上表现出 明显的厌烦感,关注爱情、流行时尚、外表、男孩子,这些都是她们抗拒的形式. 也就是说,女孩也许不会以正面暴力冲突的方式抗拒学校,她们的策略相较於男 孩子通常比较没有那麽耸动,比较容易被忽略. 尽管 McRobbie 成功地指出女孩次文化存在著一种卧房文化或是女性化的形 式,和男孩文化的结构截然不同.她却有普遍化女孩差异经验和认同的倾向.因此,许多后续研究开始质疑早期女性主义者努力生产特定的女性次文化―名之为 卧室文化或者厕所文化的意义.正如 Celia Cowie 和Sue Lees (1981: 29)所言: 「女 孩也会嗑药、喝酒、性交、打架、犯罪…女孩出现在街头上,她们参与或被排除 在街头上的这个重要面向却被忽略了.」后续研究者如 Christine Griffin (1985)、 Sue Lees (1986, 1993)和Claire Wallace (1987)陆续发现女孩其实有很多抗拒策 略,例如变得男性化、或者怀孕,这些都是对样版「好女孩」的反讽(转引自 Abbott &

Wallace, 1990: 68) . 自从

1970 年代晚期开始,全球化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剧烈的改变,西方先进 国家多半经历重工业外移、劳动阶级的工作消失、失业率攀高等变动.Lois Weis (1990)开创性地将青少年的认同连结到这个社会变动的脉络,检视美国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