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向日葵8AS 2019-07-07

1980 年代中期经济面临低度工业化的脉络底下,白人劳工阶级男孩、女孩的认同形构

6 过程.相较於过去研究一向认为劳工阶级女孩的认同比较重视私领域,并且将公 领域边缘化的结论,她提出了不一样的研究发现.由於

1980 年代中期美国面临 到经济的低度工业化、工厂衰落、增加的失业率以及越来越高的离婚率,使得女 孩警觉到她们不再能依赖未来的丈夫提供经济支持.因此她们必须依靠自己的资 源,白人劳工阶级女孩开始叙说有薪工作在她们生命中的重要性,不只是为了她 们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家人的福利.Weis (1990)指出劳动阶级女孩逐渐浮现一 种「批判时刻」的认同,女孩开始会批评男性主导和父权,也感觉到过去那种男 性主导的模式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对女生也不太公平. 晚近研究受到后结构主义影响,更将认同视为一流动的过程,而非一固定拥 有的状态,建构的、混杂的性别认同取代了过往稳定、本质的认同观.阴柔特质 (femininity)也被视为一种不断在转变中的状态,而非从保守到进步或者反挫的线 性过程;

阴柔的意象和女性主义不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McRobbie, 1999: 67).例如Julie Bettie(2003)的《没有阶级之别的女人》Women without Class,她使用民族 志方法,描述一群劳工阶级白人和墨裔美人女孩在中学的最后一年,她将分析的 焦点放在这些女孩如何经验和t解同侪文化中的阶级差异,以及她们父母的阶 级、种族认同如何型塑她们对於学校里头展现的社会差异以及未来的看法.为了 避免过度化约学生劳工阶级和中产阶级背景的二元化区分,或者过度决定论取向 地分析学生的阶级未来,Bettie 区分「原初阶级」(class of origin)2 和「操演阶级」 (class performance)3 的概念,进行女学生阶级认同的分析.研究发现学生用以认 知彼此之间阶级和种族/族群差异的主要方式,其实是透过非正式的同侪阶层 (小 党派) 、及其对应种族/族群和阶级认同所构成的文化风格来做区分.而不同的群 体成员又有其相关的社会角色(包括了课程的选择和课外活动) .这些课程和活 动合并起来形塑了阶级的未来,引导某些女孩进入四年的学院、有些人进入社区 大学里头的职业课程、更有些人直接辍学进入低薪的工作.因此,虽然学校里头 各个小党派的成员不完全是由阶级来做区分,不过群体类别(如学生妹、吸烟者 等)里却镶........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