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颜大大i2 2019-07-07

2 的能力和方法. 2,大力巩固和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提升专业建设现代化水平原则. 通过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家的一些同类型大学的合作交流, 引进部分先进的课程资源,适度引进国际认可的职业培养标准、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提高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和竞争力,使专业建设更具有二工大职业教 育特色. 3,强化校企合作,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导向的原则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把职业技能证书教学内容纳入培养计 划和课程体系.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实施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实行校企结合的教 学模式,使培养计划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体现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在培养 目标、基本要求、知识及能力、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的确定等方面,均应有 合作企业的参与,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推 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 模式;

逐步建立企业接收高职(专科)学生实习的制度,使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 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在岗实习.借鉴国内外同类高职院校成功经验,建立灵活弹 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模式,保障人才培养效果. 三,具体要求 1,修业年限、学分、总学时及安排 1)修业年限 在完全学分制管理下,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学年,弹性区域在二学年五学年间 (含) ,培养计划按三学年制订.培养计划总学分原则上不超过

105 学分,含课 堂教学(包括课内实验、实践)学分和实践教学学分,折合总学时控制在

1900 学时左右. 2)学期 实施 两长一短 学期制,即每学年设置秋、春两个长学期和一个夏季短学 期.春、秋长学期设置

16 周教学周,1 周考试周,建议安排课堂教学(包括课 程内实验、 实践等) 和适宜分散进行的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

夏季短学期为

5 周, 主要用于安排各类需集中进行的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 亦可安排适宜集中进行的 课堂教学,比如学校和学部(院)设置的精选课程、国际化课程以及经学校批准 的有关教学活动.各专业要安排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前后衔接.第3春季学

3 期(春3)统一安排毕业实践与制作,第3夏季学期(夏3)为毕业季. 3,学分和学时 课堂教学(包括安排在夏季短学期中的课程)原则上

1 学分为

16 学时;

独 立设置的实践教学(包括分散在春秋长学期中的课程)1 学分为

24 学时;

课堂 教学总学分为

75 学分左右,折合总学时

1200 学时左右,周学时控制在

15 学时 左右. 4,实践教学比例 为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原则上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包括集中和分散进 行) ,理工类专业安排不少于

30 学分,经管文艺类专业安排不少于

25 学分,包 括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学分;

实践总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的比例,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低于 50%,经管文艺类专业一般不应低于 45%.职 业技能实践课程应尽量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项目类型应是接近企业实际需求, 并由企业、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 5,中高职贯通 中高职贯通试点专业要有一体化设计的培养计划,明确中职、高职二个阶段 的教学安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 2,课程设置 1)课程类别 培养计划中课程按其设置目标及内容的不同, 分为通识基础课、 职业基础课、 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技能实践等四大类别.课程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兼顾职业资格 证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标准的要求. (1) 通识基础课 为全校高职专业均需修读或选读的课程,包括必修的思 政类、军事训练、体育课、外语类、数理化类等和选修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类等, 着重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一学 年,个别课程可延续至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秋2) . (2) 职业基础课 是为满足国家对高职大类专业的知识、能力、专业基本 技能的基本要求而必须设置的课程.其着重于建立高职专业所在职业岗位群宽 厚的知识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打下学生日后学业发展所需的理论基础.以 基础性和公共性兼顾为设置原则,实现同一大类中不同专业基础课程的互通交 叉. 其授课时间安排以第二学年为主, 个别课程可提前至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春1)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