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07-09

2

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 现代教育讲究创新,力求在教育方式上有所突破,注重总体方向,但对细节方面就有所忽视, 比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在很多教师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处于模糊阶段, 那么什么是生成性课程资源呢?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比如我们常见的教材、学习 方法、教学策略、教室、图书馆等.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 源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师生自身的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也包括上课用的教室和校内 活动;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各种类型的科学展馆、乡土资源、网络资源等. 而生成性课程资源则是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程资源,这是一种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 直接关系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新的理解,特别包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 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而产生的对课程及其教学的师生双向影响, 是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与教师等双边和多向互动时产生的资源, [3] 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非常重 要、有效的课程资源,是教学中的一种可运用资源,其生成的质量和数量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的开发和 教学机智.

(二)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理论基础 1.2.1 生成性学习理论 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在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心理学学家维 特罗克对生成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最早的研究,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学习,就是 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或图解等,以加强其深 层理解.这也就是维特罗克说的, 他可能不理解教师讲解的语句,但他肯定理解自己加工生成的语 句[4] . 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是利用原先储备的长时记忆事 件和脑的信息加工策略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作出推论.生成性学习理论比建构主义教 育思想更强调教学与学习的生成过程,对当代的教学过程观极具指导意义.生成性学习理论为生成 性教学提供直接的心理学依据, 从心理学的角度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记忆和信息的相互联系,并承认教师的指导作用. 1.2.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20 世纪中叶,美国产生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思潮 [4] .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 斯(C.R.Rogers)和马斯洛(A.Maslow),这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

20 世纪三 大教学运动之一,它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人本主义心理学专家批判当时西方发达国家 技术统治一切 的现状,认为程序教学法和发现 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人精神世界,在教学活动中应把学生放在 居中的位置,把学生的 自我 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 自我 的需 要,而且也要围绕着 自我 进行,倡导培养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有灵活地适应变化的能 力、能自主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学生. 很显然,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学生中心论思想,罗杰斯提出的 非指导性教学 目前已经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