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aoshou | 2019-07-10 |
我还要活呢!'
原来他的那一只臂膀是不让人掖持的.后又一不 知此情者多事,同样被他以更大的声音叱退: '
我还要活呢! '
―― 这两声喊还这样清晰地响在耳畔, 当日情景更历历在目, 而人却 去了,真好像做梦一样. (《〈读 书〉 十年》 , 第264 页) 陈翰伯和陈原在近半个世纪 的交往中相互支持,友谊深厚.陈原8月26 日傍晚从外地回来,在北京站口得到翰伯去世的消息,直奔翰伯家,8月31 日写就《记 陈翰伯》 ( 《读书》第10 期刊出) . 文章简洁有力地勾画了翰伯的一生,再现了翰伯的人品和风格,认为翰伯是 倔 强的人,正直的人, 勇敢的人, 永不向邪恶低 头的人;
为人民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人 .著名报人、 大公报元老高 集认为这篇文章 写得极好, 把翰 伯写出来了 . 塑造 《读书》 体型和品格的史枚 史枚与陈翰伯同岁, 进入 《读书》 时也是
65 岁, 他最初不在编委 会之列, 任副主编.但陈原认为史 枚对 《读书》 出力最大: 《读书》 的设 想, 假如没有史枚这位实践家为之 实现, 理想不见得能够转化为一种 力量, 精神变物质, 史枚是把这些 设想 物化 了的人物.他对史枚 的贡献铭记于心: 在最初的两年 里, 是史枚塑造了 《读书》 的体型和 品格;
没有他, 这个新办的杂志要 形成自己的特殊风格, 可能需要更 长的时间.他以渊博的知识, 丰富 的办刊经验, 以及对我们的事业特 有的那种热情和毅力, 驾轻就熟地 迅速使 《读书》 成型. 史枚原名余增涛,苏州人,1931 年在苏州中学读书时加入共 产主义青年团,1934 年在上海先后任共青团沪西区委宣传部长和 沪东区委书记.1937 年起开始从 事进步文化活动,曾于1936 年和1939 年两度入狱.他1939 年就是 生活书店总管理处编审委员会委 员, 编辑 《新学识》 《救中国》 《读书 月报》 等杂志.1946 年在上海主持复刊的《读 书与出版》 ,
1947 年按照上级组织部署南下香港,离开前把杂志编务交给陈原.1949 年史枚调往北京三联书店总管理 处负责图书编辑部门,
1951 年6月三联书店并入人民出版社后任第 三编辑室主任.陈原与他工作多 有交集, 相知日深,更重要的是思 想契合,在《读 书》 编务上相互支持.史枚从 《读书》 筹划起就竭尽 全力, 有时甚至独力支撑, 尽自己 一切才能为读者, 为作者, 为信念, 为理想, 奋斗到最后一息 . 史枚作为 无名英雄 总在为 他人做嫁衣, 其实, 如果不是编务 繁重,他完全能写出更多的文章.史枚在上世纪 30―40 年代即 享有文名,在生活书店创办的定期刊物如 《全民抗战》 《妇女生活》 《读书月报》 《理论与现实》 《国民 公论》 发表很多文章,诸如时政、 国际现势分析,社会科学问题研究等,都显示了他的广博学识和独到见解.韬奋、 柳主编的 《全 民抗战》
1938 年8月增出 《保卫大 武汉特刊》
13 期, 每一期都连载史 枚撰写的专栏文章《三 日来的保卫武汉运动》 ,
1939 年史枚在《妇 女生活》 发表 时 事笔谈 系列短论,在与徐步合办的《新 学识》 杂 志撰写关于 政治的新动向, 经济 的新发展, 哲学的新方法, 艺术的 新趋势, 科学的新发明, 生活的新 态度 的笔谈, 在 《读书与出版》 撰写 研习大纲 书市散步 .他在 《国民公论》 第二号发表的《摇 笔杆的生活》 自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