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 2019-07-13 |
165 人,其中教授
71 人,副教授
38 人.学院及系科设置增加至三院十四个系,在校生
2012 年第
2 期 柳志慎等:原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胡先X博士的风范 ・231・ 人数达
1386 人.
一、植物学界的一代宗师 胡先X是蜚声遐迩的植物学家、古生物学家、 经济植物学家,又是中国植物分类学的一代宗师. 经他发现和命名的植物有
6 个新科,1 个新属,151 个新种.这在植物分类学界也是少有的,特别是有 珍奇活化石 之称的水杉的发现与命名,更是震惊 世界. 他与郑万钧教授联名发表的 水杉新科及生存 之水杉 引起了世界各国植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 瞩目.他的诗作 水杉歌 在陈毅副总理读后题识: 胡老此诗介绍中国科学上的新发现, 明胖泄蒲 一定能够自立, 具有首创精神, 并不需要俯仰随人 . 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胡先X青少年时对森林就有浓厚的兴趣,1912 年, 时年
19 岁, 便立志 乞得种树术, 将以疗国贫 , 远赴重洋留学.在留学期间即与留学同学共同发起 组织中国科学社,以便团结各方学者,发展科学, 振兴祖国;
并捐资刊行《科学》杂志,明确提出要 科学救国,必先具备科学知识.他回国后,面对当 时国内实际情况,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他高瞻远 瞩,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1] . 1. 编写我国第一本大学植物学教科书.1918 年~1922 年,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聘请,胡先X任 农科教授.当时所有教材多取自日本,术语、概念 翻译多有谬误,遂与邹秉文、钱崇澍共同编著《高 等植物学》 . 此为由我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现代植物 学教科书.书中不仅内容新颖,还基于对中、西双 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修改了此前移用不当的 日文术语,如将 隐花植物 更正为 孢子植物 , 显 花植物 更正为 种子植物 , 藓苔植物 更正为 苔 藓植物 , 羊齿植物 更正为 蕨类植物 等等.这些 更正后的术语沿用至今. 2. 在我国大学中设置第一个生物系.
1923 年南 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国立东南大学,胡先X认为生 物学将是一个引领学科,提议设立生物系,校方研 究后同意增设生物系.此为我国大学中第一个生物 系.胡先X任系主任,增加基础建设,延揽一流人 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当时成为国内生物学力 量最强的学府,盛况空前.1924 年北京大学设置生 物系,
1926 年清华大学设置生物系,
1941 年中正大 学设置生物系. 3. 创建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1922 年, 胡先X与秉志、钱崇澍于南京创建我国第一个生物 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任植物部 主任.1928 年又与秉志在北平创建静生生物调查 所,任植物部主任,1932 年后任所长.1933 年于重 庆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翌年,成立了中国植物 学会,担任该学会的首届会长.1934 年倡议并亲自 督办,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这是以裸子植物为主 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占地
600 公顷(为我国用于 科学研究现存植物园中历史最悠久) .1938 年又于 云南昆明创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兼任所长.这 些机构的建立为中国植物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特别是静生生物调查所,被国际誉为中 国近代最有成就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著名动物 学家秉志教授、著名昆虫学家杨惟义教授、著名植 物学家张肇骞教授等曾都在静生生物所工作过. 4. 大规模开展考察与采集, 建立了东亚最大的 植物标本馆.1916 年,胡先X第一次留学归来即开 始大量采集植物标本. 足迹遍及东南各省深山远谷: 如浙江天台山、雁荡山、小九华山、仙霞岭、天目 山,江西武功山、武夷山等地.静生生物调查所建 立后他派人去河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吉林、云南等地进行分工缜密、规模较大的有 计划有步骤的采集,十余年不间断,所得颇丰,使 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标本馆成为东亚最大的标本馆, 受到国际植物学界的高度关注.胡先X首先提出要 组织编纂 《中国植物志》 , 静生标本馆为后来中国植 物志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胡先X通过深山考 察采集,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益加热爱, 见到森林遭受破坏,则宣传加强护林之重要性.不 仅将整理采集标本和考察结果撰写成学术论文,且 将所见所闻吟赋诗词,称赞山林之秀美,以激发人 们振兴林业,保护生态. 5. 收集资料,建立中国最完善的植物学图书、 资料库.我国丰富的植物种类有 70%系由外国人定 名,用不同的文字发表于不同国家的期刊杂志中, 模式标本也都保存在各国的标本馆中,给我们中国 人自己进行分类学研究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克服 这一难题,胡先X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即静生生 物调查所在图书使用方面依托国立北平图书馆,静 生所所需图书、期刊,嘱图书馆订购,图书产权属 图书馆,静生所只有优先使用权,并负保管之责. ・232・ 生物灾害科学第35 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