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 2019-07-16 |
1927 年8月1日, 南昌起义取得了 胜利,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南昌各界 民众为革命的士气所鼓舞, 大批工人、 学 生和农民踊跃报名参军, 其中仅报名参 军的学生就达六七百人.军服一时供不 应求, 需要临时赶制.为此, 南昌的缝纫 工人迅速齐聚起来, 组成了一支缝纫队 伍, 为战士们赶制军服. 按照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 起义军 从8月3日起分批撤离南昌, 进军广东. 为了不影响部队的行军计划, 缝纫工人 要在部队撤离南昌前把军服赶制好.时 间紧、 任务重, 为此, 他们几乎顾不上休 息, 没日没夜地赶工. 那时, 缝纫工人使用的是 这种老式脚踏缝纫机,工作强度可想而知.紧张的劳作,缝纫工人们的眼睛看花了, 脚踩酸了, 腰背也疼痛不 已……万国生便是众多忙碌 身影中的一个. 作为当时南昌市子固路一 名普通的缝纫工人, 万国生对 于起义军战士进驻南昌的情 形, 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 战 士们用我们的东西、 买我们的 东西, 一点也不亏我们老百姓.记得那 时天气很热, 有许多战士拿长裤子到我 的店里改成短裤子穿, 从没少给过一分 钱.而且, 剩下的布料也全给了我. 在万国生的印象中, 战士们非常守 纪律, 从不拿老百姓一分一毫, 而且乐于 和民众打成一片.战士们的亲民爱民感 染了越来越多的民众, 南昌民众也通过 各种渠道和办法支援部队战士, 整个南 昌城的革命氛围空前高涨.
1958 年, 万国生将自己使用过的这 台缝纫机捐赠给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 馆.虽然缝纫机早已锈迹斑斑、 板面龟 裂, 但缝纫工人为革命付出的心血和贡 献是无法磨灭的.缝纫机作为南昌起义 这段历史的载体之一, 在岁月的沉淀中呈 现出弥足珍贵的价值, 它见证了南昌民众 拥戴人民军队的一片赤诚之心, 谱写了一曲 军爱民、 民拥军 的 动人乐章. 何剑芳 戴和杰 杨绛与陈衡哲都是中国现代文坛的著名 才女, 二人相识于
1949 年, 那时她们都住在 上海, 彼此相识了之后, 都感觉对方很谈得 来, 相互之间走动得就密切了.于是, 在几个 月的时间内, 两个人经常在陈衡哲家促膝相 谈, 像是一对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有一天, 杨绛又到陈衡哲家去了, 恰好那 天晚上, 陈衡哲的丈夫任鸿隽有事外出应酬, 杨绛便陪着陈衡哲一起吃了一顿晚饭.在吃 饭过程中, 陈衡哲告诉了杨绛一个秘密.杨绛 后来在文章中记述道: 我们吃得少, 也吃得 慢.话倒是谈了很多.谈些什么现在记不起 了.有一件事, 她欲说又止, 又忍不住要说. 她问我能不能守秘密.我说能.她想了想, 笑 着说: '
连钱钟书也不告诉, 行吗? '
我斟酌了一 番, 说 '
可以'
.她就告诉了我一件事. 陈衡哲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杨绛, 而杨 绛也说到做到, 对钱钟书也没有说这件事. 接着看杨绛的记述: 我回家, 钟书正在等我.我说: '
陈衡哲今晚告诉我一件事, 叫我连你也不告 诉, 我答应他了. '
钟书很好, 一句也没问. 陈衡哲告诉杨绛的这个秘密, 杨绛没有向任 何人透露, 真的做到了守口如瓶.2002 年的一 天, 杨绛写了一篇回忆自己与陈衡哲交往 的文章, 在文章中谈到了这件事, 但她依 然没有交代这是个什么秘密, 只是说: 既 是秘密, 我就埋藏在心里.事隔多年, 很自然 地由埋没而淡忘了.我记住的, 只是她和我 对坐吃饭密谈, 且谈且笑的情景. 杨绛真的把这个秘密淡忘了吗?显然是 不可能的, 你看杨绛九十多岁时写的那些回 忆性的散文, 能把儿时的一些细节一一记起, 说明她有着非常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