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我不是阿L 2019-07-16
语文就是语文―― ―评陈继军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 陈寿江 黄朝猛 如果要对陈继军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中学语文教学》2010 年3期)作出比较实事求 是的评价,评课者除了要有评课资格外 ,如能到 现场感受陈老师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在 这一课里实际学到了什么 ,然后再来说话 ,或许 更贴近语文教学实际.

当然,即使到现场,仅听这 一课也是不够的,至少还必须听与这一课教学内 容相关的前一课与后一课.这就是我们一贯主张 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整体性和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但就课堂实录呈现的内容,也能帮助我们 发现并促使我们进一步关注和思考当下语 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性或集体 性 的重要问题. 我们认为,即使是以人文主题组合 的课文单元 , 教师在设计和呈现语 文教学内容时,也必须坚守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绝不能为 了突出人文性而忽略语文味,这是我们衡量一堂 语文课是否为语文课的最基本标准. 客观 地说,陈老师是有比较自觉的语文意识的 , 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语文 教学的价值取向,如安排听诵读课文录音并矫正读音 ,辨析 句读,理 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通假字、特 殊句式,引导学生将课文 的字 、 词置于上下 文语境中以准确把握语义 , 将文本置于特定的 历史语境中与作者展开对话 , 紧扣教学内容进行 适度的拓展,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题旨等 ,都使我们或 浓或淡地品尝到这堂课的语文味. 但是,由于执 教者使用的苏教版高中必修语文教材是按 主题组合课文 ,客观上束缚了执教者的手脚 ,加之执 教者的语文自觉 意识不够充分 , 把主要目光 投 向了课文的人文 性,而使得这一课本 应有的语文味严重流失. 具体表现在:

一、执教者未能准确把握课文独特的言语内 容和形式. 如果按文体分类,《兰亭集序》是一篇 书序.我们知道,书序一般要介绍写序的缘起,所 序之书的内容、体例、作用以及写序者的意图等, 从这个角度看,《兰亭集序》基本具备序的文体特 征. 但仅止于此,《兰亭集序》也不过是一般的书 序而已.古往今来,书序何其多矣,流传下来的有 几篇? 而《兰亭集序》能流传下来,在言语内容和 形式 上一 定有 其独 特之处 , 正如 古往今来的楼记、亭记不可胜数,唯《岳阳楼记》独步群芳一样. 可能会有人说,《兰亭集序》 之所以能流传下来, 因为它是著名的书法作品,但这样的解释是不能 完全令人信服的. 在我们看来,《兰亭集序》循体 而不拘体. 所谓"循体",是指《兰亭集序》基本是 按照序的体式写的,如作者交代了写序的缘起和 意图. 所谓"不拘体",是说一般书序都要介绍所 序之书的内容、体例 、作用 ,但 作者 都避 开了 ,而 是借游山玩水 、一觞一咏之行 ,超 越个 人和 具体 的时空,追问和思考宇宙与人生的关系以及人的 生死的意义,并与写序的缘起、意图融为一体,既可作所 序诗 集之序 , 又可 离开 所序诗集自成一体. 即使我们发现了作者有别一般的言说内容, 在教 学中 将关 注焦 点放 在文 本的 情感 内容 或人生意义的探讨上,仍有 "淘空 "语文课之嫌 ,因为 这样 的诠 释是 游离 于文 本的 有效诠 释之外.对此,我们只要将相关或类似作品稍作比较就可一 目了然.对人生有限的感慨,不要说古今中外,单 是魏晋时期有名的赋体作品就有张协的《登北邙 赋》、陆机的《叹逝赋》和《大暮赋》等等,而与王羲 之一 道参 加兰 亭集 会的 孙绰 所作 的同 事同题的《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可资比较处就很多. 这就 实践・反思 回声/[email protected]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