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 2019-07-16 |
30 No.5
2017 年9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Sep.
2017 收稿日期:
2017 -
06 C
08 作者简介: 张蒲荣(1969-) ,女,陕西蒲城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E-mail: [email protected] 从田小娥形象看陈忠实对宗族文化总体性的拷问 张蒲荣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田小娥是陈忠实构思《白鹿原》首先 跳出 的人物形象.作者一方面同情田小娥 原欲 的抗争 性和悲剧性,以 反向写作 回应县志中 贞妇烈女的事迹和名字 ;
一方面通过鹿
三、白嘉轩、高玉凤, 实现对田小娥的纵深 否定 .这种矛盾心态与挖掘 民族秘史 的写作目的相互作用,使田小娥形象形 成四种基本内涵:被歧视的 工具 (弱女)、大胆追求感性快乐的情感主体(欲女)、具有牺牲精神的 复仇女性(仇女)、母性未泯的关怀者(凡女).田小娥内心渴望被宗族文化认可、接纳,但实际行动与 宗族文化渐行渐远,如果以田小娥为观测点,《白鹿原》中诸多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又获得一种生 动而深沉的寓意.陈忠实借助这一形象,直面宗族文化,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性进行拷问. 关键词:《白鹿原》;
田小娥;
形象内涵;
宗族文化;
总体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124(2017)05 -
0037 -
08 田小娥是 《白鹿原》 经典化过程中无法回避 的话题, ① 也是《白鹿原》茅盾文学奖评选、修 改的争议性焦点, ② 由《白鹿原》改编的电影、 话剧、电视剧,都在田小娥形象上做足文章.王 全安导演的电影《白鹿原》 展现一个被田小娥 颠覆的白鹿原小乡村的历史、 文化、 革命和民俗 交织聚合的叙事景观, 即从白鹿原乡村内部生活 来显现乡土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裂变和生 死悲欢 , [1]85 陕西人艺排演的《白鹿原》被视为 陕西的一个文化事件 [2]16 .陈忠实用 生的痛 苦, 活的痛苦, 死的痛苦 [3]6 概括田小娥的一生. 二十多年来,痛苦、情欲、抗争、压抑、悲剧、 自觉、主体性、性、女性等关键词,构成了田小 娥形象的基本阐释空间.姚晓雷认为: 相比其 他有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以及大致正常的人生 轨迹的人物而言,田小娥的形象则不断辗转于 人、妖、鬼多条命运轨道上,身份和个性充满矛 盾, 能更集中地折射转型时代各种社会文化理念 的内在诉求和矛盾冲突 , [4]50 并注意到田小娥形 象内涵的层面结构,提出了田小娥的四幅面孔: 被封建宗法吃掉的善良弱女, 沉溺于身体本能快 感的欲女形象, 中国革命话语语境下的阶级反抗 女,具有恶魔性的女撒旦. 田小娥形象是陈忠实直面宗族文化, 对中国 传统文化总体性进行拷问的结果, 其形象至少有 四种内涵:被歧视的 工具 (弱女) 、大胆追求 感性快乐的情感主体(欲女) 、具有牺牲精神的 复仇女性(仇女) 、母性未泯的关怀者(凡女) . 如果以田小娥为中心观测点, 《白鹿原》诸多女 性形象, 又获得一种生动而深沉的寓意, 更能显 现陈忠实通过 爱与性 对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性 的拷问.
一、田小娥形象的 精神资源 就在挪开它的一阵儿, 我的心里似乎颤 抖了一下, 这些女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 坚 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