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9-07-17 |
τ为给药间隔时间;
V为表观分布容积;
Css为坪浓度. kt k ss e e C C ? ? ? ? .
1 1 .
0 ? )
1 1 ( lim lim
0 kt k nk n n n e e e C C ? ? ? ? ? ? ? ? ? ? ? ? ? kt k ss e e V x C ? ? ? ? ? )
1 (
0 ? ss n n C C ? ? ? lim 即 因为 所以单室模型n次静脉注射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达坪分数 w 达坪分数 系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坪浓度 相比,相当于坪浓度的分数,以 表示. ) (n ss f ? nk n ss e f ? ? ?1 ) ( ss n n ss C C f ? ) ( kt k ss e e C C ? ? ? ? .
1 1 .
0 ? kt k nk n e e e C C ? ? ? ? ? ? ? ? ? ?
1 1
0 达坪分数与半衰期个数的关系 k t
693 .
0 2
1 ? ? nk n ss e f ? ? ?1 ) (
2 1
693 .
0 ) (
1 t n n ss e f ? ? ? ? )
1 lg(
303 .
2 ) (n ss f k n ? ? ? ? )
1 lg(
32 .
3 ) (
2 1 n ss f t n ? ? ? ? 代入 整理,得: 整理,得: 即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w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任意给药间隔当 t=0时的血药浓度即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用 表示. ss Cmax )
1 (
0 max ? k ss e V x C ? ? ? kt k ss e e V x C ? ? ? ? ? )
1 (
0 ?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w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时,任意给药间隔当 t=τ时的血药浓度即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用 表示. ss Cmin ? ? k k ss e e V x C ? ? ? ? ? )
1 (
0 min kt k ss e e V x C ? ? ? ? ? )
1 (
0 ? 坪幅w坪幅系指坪浓度的波动的幅度,即稳态最大浓 度与稳态最小浓度的差值. ? ? ? k k k ss ss e e V X e V X C C ? ? ? ? ? ? ? ? ? )
1 ( )
1 (
0 0 min max V X C C ss ss
0 min max ? ? =C0 波动度(DF) w 波动度(degree of fluctuation,DF) 系指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差, 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用DF表示. ss ss ss C C C DF min max ? ? ? k DF ? w即: 稳态时药物浓度的波动程度与给 药间隔和半衰期有关. 稳态血药浓度小结 w 随着给药次数n的增大,血药浓度不断增 加,当n充分大时(一般为5-6个半衰期) ,血药浓度不再升高,随每次给药作周期 性变化. w 达到Css的时间只与半衰期有关. w 稳态时药物浓度的波动程度与给药间隔和 半衰期有关.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 w 多剂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后,随每个给药间 隔时间的变化,稳态血药浓度亦有波动,稳态 血药浓度Css仍然是时间t(0≤t≤τ)的函数. w 当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后,在一个剂量间隔时间 内(t=0→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除以 间隔时间τ所得的商称为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用 表示. c av ss, 单室模型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w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 给药平均稳态血药 浓度计算公式: ? Vk x C av ss
0 , ? ? ? ? ? ? ? ? ?
0 0 , ) ( AUC dt t Css av ss C 多剂量给药体内药量的蓄积 w 多剂量给药,药物在体内不断蓄积,最后达稳态 w 不同药物蓄积程度不同 w 蓄积程度过大可致中毒 w 蓄积系数通常用以表示蓄积程度,指稳态血药浓 度与第一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比值.以R表示. 1.Cssmin/(C1)min 2. 3. Cssmax/(C1)max 4. 平均稳态药物量/剂量 =1.44 t1/2/ τ R=1/(1-e-kτ) w单室模型多剂量给药后的蓄积系数表示方法 药物的半衰期越短,给药间隔越小,越容 易产生蓄积. 负荷剂量 w 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目的, 通常首剂量增大,使其很快达到有效治疗血药 浓度,以后再按给药周期给以维持剂量,使血 药浓度维持在一定有效治疗浓度范围,那么首 次给以较大的剂量,称为 负荷剂量 (loading dose) ,常用 DL 表示. 而维持剂 量(maintenance dose,DM)即稳态时每一给 药间隔τ内消除的剂量 单室模型药物 静脉注射给药负荷剂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