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5-05-17

(三)暑邪伤表证 【证候鉴别】 伤暑既暑邪伤表证,此证严重者谓中暑,属里证.

(四)湿邪遏表证 【概念】 湿邪遏表证即湿邪外侵,郁遏于肌腠的证候.【病因】 居处卑湿,冒受雾露,淋雨涉水.【辨证要点】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肢体困重,苔白薄腻. 【临床表现】 微恶寒热,头胀而重,胸闷,口不渴,肢体困重或酸痛,周身倦怠,舌苔薄白腻或滑,脉濡或缓.

(四)湿邪遏表证 【证候分析】 湿邪遏表属外湿,亦称伤湿.湿郁遏肌腠,阻滞经络――头胀,肢体困重,微恶寒热.湿邪缠绵,困遏清阳――困重、闷胀、酸楚、腻浊.

(五)燥邪伤表证 【概念】 燥邪伤表证多见于外界气候干燥,燥邪外袭,侵犯肺卫所表现的全身干燥的证候.【病因】 秋令干燥或居北方干旱少雨之处.【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皮肤、口、鼻、咽干燥.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口唇、鼻窍、咽喉干燥失润,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舌苔干燥,口渴欲饮.或见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脉象浮等.

(五)燥邪伤表证 【证候分析】 燥胜则干. 燥邪为病,最易耗损津液,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皮肤、官窍干燥的特征.且燥从上受,最易伤肺,临床常兼见肺系症状.

(六)热邪犯表证 【概念】 热邪犯表证又称表热证,是指风热病邪侵袭卫表的证候.【病因】 外感温热之邪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辨证要点】 发热较重恶寒轻,咽喉痒痛,舌边尖红,脉浮数.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面红,头痛,口干微渴,咽喉痒或痛,或有汗.舌边尖红,脉象浮数.

(六)热邪犯表证 【证候分析】 热邪犯表,卫气被郁――发热恶寒;

热为阳邪――发热重而恶寒轻.风热灼伤津液,上炎于咽喉――口干微渴,咽喉痒痛.热性升散,腠理疏松――汗出.热邪上扰――头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为温热在表之征. 一般以热轻而火重,温邪与火热同性,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

(六)热邪犯表证

(七)疫疠证候 疫疠又名瘟病、毒气、乖戾之气、疠气等,是由感染瘟疫病毒而引起的具有严重传染性的证候.

二、里证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 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 里证的成因

一、六淫袭表,表证未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

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气血、骨髓等,即所谓 直中 为病;

三、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

或脏腑气机失调,气血津精逆乱而致病. 附: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完全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称为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

三、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第二节 寒热辨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一、寒证 【概念】寒证是疾病本质属寒,因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寒证包括表寒证、里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等. 【病因】 1.外感阴寒邪气;

过服生冷寒凉2.久病伤阳 【特点】1.形寒2.寒不消水 【临床表现】 冷 体温、按诊 畏寒,恶寒喜暖,肢冷倦卧. 稀 排泄物 大便溏薄,(五更泻),小便清长,痰稀白,清涕.淡 色诊 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苔灰黑 而润),阴黄(寒湿). 润 津液未伤 口不渴,苔白滑.静 望神、动态、脉诊 倦卧,脉迟、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