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2015-08-14

2.倾斜中心线时,倾斜方向只能与铅条排列方向平行;

3.X线中心线要对准滤线栅中线,左右偏差不超过3cm;

4.使用聚焦式滤线栅时,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要在允许的焦栅距离界限f1~f2范围内(f0?25% f0);

5.使用调速运动滤线栅时,要调好与曝光时间相适应的运动速度,一般运动时间应长于曝光时间的五分之一. 滤线栅切割效应 1.聚焦式滤线栅倒置使用: 照片显示为 中部密度大, 两边密度小;

滤线栅切割效应 2.偏离栅焦距: 照片显示为 中部密度大, 两边密度小;

滤线栅切割效应 3.中心线侧向倾斜:照片显示一边密度大,一边密度小;

4.中心线偏离床中线:照片显示一边密度大,一边密度小;

滤线栅切割效应 5.双重偏离 侧向偏离与上偏离焦栅距同时发生;

或侧向偏离与下偏离焦栅距同时发生,双重偏离可造成胶片不均匀照射,照片影像密度一边高一边低. X线信息影像的产生 强度均匀的X线照射被物体,由于被照物体各部分对X线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和散射,穿透被照物体的X线强度变得不均匀,这种强度不均匀的X线,载有被照体内部信息成分,称为X线信息影像. X线信息影像的转换 若影像接受器为荧光屏、影像增强器,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影像接受器转换为二维的光强度分布,即把不可见的X线影像信息转换成可见的光强度分布(荧光影像). 若影像接受器为增感屏-胶片系统,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

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分布(潜影形成);

已形成潜影的胶片经过冲洗加工处理后,将潜影转换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把不可见的X线影像信息转换成可见的密度影像 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 借助观片灯将照片上密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空间分布,然后投影到阅片者视网膜上. 视觉影像的形成 通过视网膜上明暗相间的图案,形成视觉影像. 意识影像的形成 通过对视觉影像的识别、判断,做出评价或诊断. X线影像的观察 1.透视 (1)荧光屏透视 (2)影像增强器电视透视 2.摄片(摄影) (1)普通摄影 (2)高千伏摄影 (3)软X线摄影 透视 1.普能透视(荧光屏透视),此法已淘汰;

2.电视透视(影像增强器电视透视):影像增强管+电视系统,荧光亮度强,可在明室内操作,可能获得动态的影像. 摄片(摄影) 利用X线光子的能量来表现被检体内部的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影像记录在胶片上的一种技术.X线摄影优点在于影像的空间分辨力高、患者受照剂量小及影像便于长期保存记录等;

不足之处在于照片影像是瞬间固定的,不能反映动态脏器的变化情况. 学习小结 本节学习了X线成像中 光源 的知识,即X线管焦点(实际焦点、有效焦点、标称有效焦点、有效焦点的标称值)的概念;

重点学习了中心线、照射野概念及照射野内线量分布特点;

重点学习了滤线栅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还学习了散射线的相关概念,了解了X线影像的形成过程及其观察方法.在学习本节内容过程中,结合相关实物(如X线管、滤线栅、遮线器及X线机等),配合相关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 姚建新

第二节 X线照片密度及对比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 X线照片密度、X线照片对比度的概念;

影响X线照片密度的因素;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