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f19970615123fa 2015-09-02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三、中国现代史16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四、世界古代史14

(一)知识与能力

五、世界近代史15

(二)过程与方法

六、世界现代史15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二、目录:调整及理念 1.新版课标前两部分目录下的内容都要点化:易理解,比对第一部分 前言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标准)

一、课程性质4

一、中国古代史40

二、课程基本理念4

二、中国近代史27

三、课程设计思路5

三、中国现代史16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四、世界古代史14

(一)知识与能力5

五、世界近代史15

(二)过程与方法5

六、世界现代史15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7

二、评价建议3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6/4) 标准参照下的意义:(易理解、比对) 体检报告单1 体检报告单2

二、目录:调整及理念 2.删除课程目标下的三个二级子目录: 三维目标降为三级标题,在具体叙述,前面又增加说明,这强调说明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互为表里.3. 内容标准 改为 课程内容 : 标准是一个整体,课程内容是本标准中的一部分,是在整体标准下的内容.不是达到旧版内容标准就可以了.新版标准要求通过具体课程内容教学时应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最低要求.4.教学建议摆在实施建议的第一个子目录: 强调教学应当以课程标准为标准,而不是以教材为标准;

与教材编写一样都要以标准为依据进行的.

二、目录:调整及理念 实施建议变化的新理解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材 教学 评价 教学 教材 评价

二、目录:调整及理念

三、核心变化:强调历史时序 1.在课程设计思路中的描述2.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描述3.在课程内容中的支柱构建 1.在课程设计思路中的描述 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 点―线 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 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

线 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 点 与 点 之间的联系理解 线 ,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 难、繁、偏、旧 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具体描述新版课标 旧版课标 版本 新版课标的最大变化和亮点 新版课标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描述上都强调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以历史时序性为主轴对旧版课标进行一次补充、修订和整合,是新版课标的最大变化和亮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从较早教学大纲注重历史时序转向旧版课标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从旧版课标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回归到新版课标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 点―线 结合的呈现方式.完成了一个轮回.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成为课程设计思想总体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型,对今后的历史教学及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达到这一总体思路的要求,新版课标相应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也作出了规定和补充. A.课程设计思路的思考 学习主题未能被充分正视 旧版课标共划定了44个学习主题.其中中国古代史分为9个、中国近代史分为7个、中国现代史分为7个、世界古代史分为5个、世界近代史分为8个、世界现代史分为8个.但实验表明使用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未能发挥其真正的教学引导功能.一方面,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偏离以学习主题呈现方式的要求,例如,旧版课标中单列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学习主题却在教科书中都归并到各个历史阶段的其他学习主题当中;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