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 2013-03-07 |
1 非就业率包括失业率和其他原因离开劳动力市场.
6 经济长期停滞:现象、原因、对策及启示 机,以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明和普及.这些技术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 至关重要, 其影响远非近年来的技术创新可比(见图 3) .Gordon 指出,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 信息革命与计算机的普及带来的影响较为有限,只为金融业等少数几个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 而无法像蒸汽机的发明一样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在部分学者看来,这是
1970 年以来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内因.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2 3.5
3 2.5
2 1.5
1 0.5
0 Percent Per year 数据来源:Gordon(2012). 图3:1900―2012 年美国十年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针对以上技术进步停滞的观点,存在较多不同意见.Eichengreen(2014)指出,在过去的 一百年里,悲观主义者不断做出此类预言,但都没有成为现实,在Gordon 笔下技术进步的黄 金时代,如1890 年西方进入电气时代,由于经济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技术,也存在着生产 效率放缓的现象.Eichengreen 认为,近年来经济增速的放缓,也可以部分地理解为下一次技 术进步前经济适应与调整的转型期.Mokyr(2014)也对技术进步的前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认为人类在计算、材料和基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进展通过向科学研究提供的工具对生产效率带 来长期深远的影响,这比其直接影响更为重要.Mokyr 指出,GDP 和要素生产率等经济指标 可以有效地描述 物质生产时代 (Steel and Wheat)的经济活动规模,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信息 时代一些技术进步对消费者福利的重大影响.Gordon 对于这些意见的回应是 : 全要素生产率早 在IT 时代到来几十年前就已经出现停滞,更重要地,GDP 在每个历史时期几乎总是倾向于低
7 估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 总之, 关于科技进步与长期停滞的关系, 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 除了技术进步以外,传统理论中供给层面的引擎还包括资本、人力资本的累积和劳动力的 增长.Eichengreen(2014)和Glaeser(2014)等指出,以美国为例,非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 带来的是人力资本的永久性消失,失业者损失的技能并不会随着经济复苏而完全恢复.这意味 着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不是一次性而是永久性地供给损失,从而给危机后经济增长持续 低于危机前的趋势提供了解释.美国、欧元区、日本普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下 降的现象,在减少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储蓄,从而给实际利率带来下行压力. 此外,教育普及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不复存在.Gordon(2014)指出,整个
20 世纪以来, 美国高中完成率不断提高, 由此带来美国劳动力生产能力的永久性提高.Haldane(2015)认为, 教育水平的提高可能贡献了
1950 年以后美国经济增长的五分之一.然而,在1970 年之后,由 于联邦政府财政赤字等因素,教育投资大幅减少,教学质量和教育普及率因此下降,这对人力 资本积累造成了负面影响.正如 Cowan(2011)的总结,当免费和肥沃的土地、传统技术突破 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力资源等这些 低垂的果子 被采光后,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便难以为 继了.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高水平陷阱 . 第二,需求端的因素.首先,自然实际利率的下降与投资需求不足有关(Summers, 2014) .投资需求不足主要源于:一是在成熟经济体中,基础产业结构相对完备,折旧再投资 基本可以满足要求,无需额外的新投资(Foster,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