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 2016-10-27 |
博能 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告诉 《 公益时报》记者,这个问 题他们探讨过很多次, 结论就是一定要清醒而理 性地看待自己. 我们不单纯去追求一定要把机构规模和体 量做多大作为奋斗目标, 而是更希望把我们的专 业志愿技术、 价值以及整个内化体系输出给更多 有需求的同道与伙伴,影响和服务更多的组织,让 大家共同成长. 我们觉得这也是一种规模,也是更 值得走的发展路径. 刘静说. 乐予基金会副秘书长张超颖表示, 乐予整个 团队已就此问题达成共识―― ―未来三到五年,乐 予基金会的首要目标就是先 活下来 . 因为大家 深知,无论组织愿景和发展目标多么宏伟,脚下的 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好,要在踏实稳健的基础上, 尽快找到自身健康良性运营的核心推动力, 实现 自我造血,建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经营模式. 唯有如 此,其他连带的问题也才会迎刃而解. 初创型公益组织的项目小而美好还是规模化 好? 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鹏认为,应从需 求导向出发,即你所定位的社会问题是否普遍. 如果你发现的只是一个社区里的很微小的 问题,而非普遍的社会痛点盲点,那你没有必要 把这类问题放大然后成规模复制. 按照我的话说 这叫 '
没事找事'
. 反之,如果你发现了社区里某 一类的问题并且找到了解决办法,但你出于某种 私心不去推广倡导其解决,这种情况叫做 '
掖着 藏着'
,这样也不对. 但无论怎么样,决定你是否 要立项并且有志于将其解决的核心在于其市场 的需求有多大. 李鹏表示, 即便机构发现的这个社会痛点很 有典型性和社会需求,但也要厘清一点,按照目前 的组织发展现状, 是否具备该项目的推广复制能 力? 公益组织绝不可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为了规 模化而规模化. 这就失去了公益最本真的属性. 拿出企业家和创业家精神,心无旁骛地投入 到组织建设和项目发展中去. 对于初创期的公益 组织来说,玩花样、逐名利毫无意义,我们只有一 个目标:活下去. 采访结束时,就此话题,几位被 采访对象都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初创型公益组织: Cover Report 封面报道 封面报道 Cover Report
08 2019.5.21 星期二 责编:王勇 美编:王坚
09 2019.5.21 星期二 责编:王勇 美编:王坚 哎,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冒出来这么多白头发? 唉,身兼数职没办法. 现在除了处理日常工作,还要常常'
猫'
在电脑前看财报,看数据,做好大管家啊.
5 月13 日,在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举行的
2019 全国扶贫志愿者案例征集活动通气会上,《公益时报》记者 见到了作为此次活动承办方的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 博能基金会 )秘书长刘静. 她坦率地说: 作为 成立两年多的初创公益组织,我们'
压力山大'
呀. 据了解,博能基金会是由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发起、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孵化、100 名专业志愿者联合 创办的非公募基金会,致力于推动 人人乐意 专业志愿(ProBono,I Will) 的公益使命和发展愿景. 根据《公益时报》记者观察,自2016 年底成立至今,博能基金会项目推进稳健有序,行业活跃度也比较高. 然而 秘书长刘静却告诉《公益时报》记者,虽然两年来博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行业资源,平台搭建也日趋完善,但目前机 构也与国内许多初创型公益组织一样, 活 得比较辛苦. 那么,初创型公益组织当下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 哪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面对眼前的 各种问题,它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行业内的诸多专业人士又会如何品评? 就此,《公益时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对于初创型公益组织来说,眼下它们着力最多的是什么?《 公益时报》记者将 使命愿景、制度建设、人 才架构、项目执行 等四个内容交由几家接受采访的初创型公益组织人员进行排序,他们都将 人才架构 排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北京乐予慈善基金会 ( 以下简称 乐予基金会 )副秘书长张超颖认为,公益行业的人才流动是一个 老生常谈又十分纠结的话题. 她说,乍一看, 公益 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似乎一点也不高,但当你真正 迈入这个领域才会发现,要想做好公益,对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就拿岗位分工来说,商业机 构基本上是 一个萝卜一个坑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即可. 但在公益组织,一个人可能既要 做传播、写文案,又要协助做项目、走执行,甚至可能还要对外联络等,这种一专多能的要求难免让 一些初创型公益组织的新员工觉得不堪重负, 也让一些由商业机构转投公益机构的人倍感压 力,思维认知的转换也比较困难. 由此也导致了公益行业人力资源的现实困难愈加凸显. 张超颖说,目前他们基金会的团队成员都是一人身兼多职,即使有些工作内容并非个人 专长,因工作发展需要,也只能一边做、一边学习和咨询,希望能够在磨合中成长和 成熟起来. 在近期的招聘过程中, 博能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 象―― ―一些从商业机构转型向公益组织发展的人来应聘时, 问他们为何做此选 择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 干公益相对轻松,压力小,没那么累. 由此,我们可以倒推一下其中的逻辑:第一,公益行业在外部其他行 业的人心目中到底是什么形象? 其次,当有些商业机构人士在本行业难以 发展,转而投向公益行业时,那是否意味着公益组织的进入门 槛确实不高? 如果流入的又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