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07-05

2725 篇相关论文.其中绝大部分研究集 中于他的经济学和哲学思想, 其教育思想被普遍 忽视.在教育学科中,仅有

18 篇论文与 于光 远 密切相关, 且只有

3 篇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学 术论文. ③ 可以说,教育学界对于光远的专题研 究近乎空白. ④ 于光远曾说, 如果有一个人写了不算少的

26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 出了几本这方面的书, 就 可以把他称做教育学家的话, 我也可以勉强接受 这个'

教育学家'

的称号. [5]3 作为一名 业 余的 教育学家, 于光远对当代中国教育学的贡 献被大大地低估. 为尽可能准确地评估当代中国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界当全面评价于光远的贡 献.同时,向这位学者表达感念之情.

二、《重视》的启蒙价值 于光远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无疑在于《重视》为教育学界所带来的启蒙意义. 《重视》一 文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展开的 教育 本质 大讨论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前的十多年间, 包括学术界在内的整个社会已对教育形成了一 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学 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也就是说, 教育完全 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绝对服从、服务于政治.

1978 年,于光远在《学术研究》第3期发表《重视》一文,率先质疑上述观念.他认为,教育不 能与上层建筑划等号, 教育中既有上层建筑的部 分, 亦存在非上层建筑的部分, 后者也是教育科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6] 该论点一出,旋即被有 识者意识到对教育科学具有重大意义. 著名教育 学者陈一百在同年 《学术研究》 第4期中给予高 度评价: 于光远同志关于'

教育不全是上层建 筑'

的阐明,是对中国教育科学的一个重大贡 献. ……在这个新的认识的推动下, 整个教育学 界必将气象一新,破'

禁区'

,出成果,迅速改 变过去的落后状态. 可以说, 教育科学的春天已 经到来了. [7] 果然,《重视》引发了教育学 研究者对 教育本质 问题的广泛争论.据瞿葆 奎等人统计,1978 年关于 教育本质 的论文 不过

3 篇,1979 年则不下

47 篇,其后相关探讨 延续十几年.从1978-1995 年间,公开发表论文

304 篇和

1 本专著,[2]151 因此有学者称教育本质 研究为 显学 [8] .从参与的人数、涉及的范围、 观点的数量上来看,有关 教育本质 的讨论可 谓盛况空前! 《重视》 对教育学界的首要意义在于, 它公 开挑战了传统上过于强调 教育是上层建筑 的 观念.在今天看来,这一观点虽平淡无奇,但它 对当时的教育学界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一方 面,1978 年 文革 已结束,但 教育是阶级 斗争的工具 学校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的 观念仍盘踞在不少人的意识深处. 另一方面, 邓 小平在

1977 年7月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复出 后,虽然否定了 两个凡是 ,提出了 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 的主张,但学术界的氛围并未立 即扭转.对刚刚过去的 文革 ,大量学者仍心 有余悸.据于光远回忆,在邓小平于

1977 年8月8日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 武汉大学的 查全性教授鼓足了很大的勇气才敢提出 恢复高 考的主张 .这使于光远不禁感叹: 他的发言 引起我的感想: '

四人帮'

一伙的确是社会法西 斯, 讲像高考不高考这样的看法, 也要冒很大的 风险,以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