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黎文定 | 2019-07-07 |
1000 多部电影, 如 《我的父亲母亲》 《那山那人 那狗》 《海上钢琴师》 等, 一开始只是为了丰富 业余生活, 后来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积累, 对 比较热爱的优秀经典电影, 看了就保存下来, 存了以后开始分门别类进行整理.
2012 年, 看了大量影片, 有了丰富的观影 经历后, 林甲景对影片进行分类时, 也开始产 生了灵感: 何不用影视做德育? 青春期的叛 逆凶猛地冲击着德育的效果, 德育可不可以用 影视做得更加形象, 更具有美感? 林甲景开始将电影做成影视德育课程, 细 分主题, 1.0版的课程应运而生, 比如众生平等、 活着的姿态、 亲情友情、 如何认识爱情、 重读名 著、 想象的翅膀、 自然与生命等.尽管如此, 林 甲景常常进行反思, 为什么是这些主题?根据 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顺序?能否设计小学、 初中、 高中通用的课程? 带着思考, 林甲景开始对影视德育课程进 行打磨.经历了 2.0 版、 3.0 版的不断改进, 4.0 版的影视德育课程全新上线, 分为 我与自己 我与他人 我与社会 我与自然 四大主题, 充分吸收了去年
8 月教育部发布的 《中小学德 育工作指南》 、 浙江省学科指导纲要、 上海中小 学课程方案以及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进 行的综合设计. 有了 4.0 版的影视德育课程, 林甲景可以 在校内外系统地给学生上课.而在上课的过 程中, 林甲景对学生最强调的也是看什么样的 电影. 现在的电影有许多, 包括轻松娱乐的喜 剧, 炫目刺激的美国大片, 但真正值得我们看 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能够激起学生精神成长, 能够激发学生思考, 能够给予学生心灵震撼, 特别是指向人性的中国本土特色电影. 林甲 景说. 如何看电影?林甲景希望学生通过影视德育课程, 学会看镜头、 看语言、 看情节、 看色彩、 看创作者意图和改编痕迹等, 感受 电影里的艺术美、 人性美.2015 年, 林甲景 来到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并在高中部成 立了影视社, 电影与国学、 电影人物形象的 辩证思考、 电影主题的多维性、 电影的结构 与主题……因为学生都是高中层次, 林甲景 在每周一节的影视社课程里大胆尝试, 将电 影课上得更加系统和深入.刚刚毕业的2015 级学生曾唯策当年就是影视社的一名 社员, 他回忆说: 在光影的世界里聊人生、 探人性、 看世界, 一节节电影课、 一场场电影 讲座, 这些特殊的体验是学校其他社团没有 的.
2016 年夏天, 林甲景被市教育局外派支 教时, 曾唯策甚至在 QQ 上留言: 林老师, 你走了我们影视社怎么办?没有几个指导 老师能像你这样指导社团活动. 林甲景还 和二外初中部的同事们一起推进影视德育 和名著改编电影阅读. 电影的魅力更直观、 更立体、 更有冲击 力, 这种效果比故事、 图片、 录像要好许多, 因 为绝大多数电影作品都来自于生活, 能够开阔 学生的视野, 带来思想的洗礼. 林甲景说. 电影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2014 年1月, 温州市少儿图书馆成立了 电影导师团, 林甲景走出学校, 在这里上了第 一堂电影课, 题目叫作 《奇影共欣赏 疑义相 与析――由 〈暖〉 说开去》 (电影 《暖》 改编自莫 言小说 《白狗秋千架》 ) . 课上, 林甲景把本片主题抛给孩子们去探 讨, 一个五年级男生联系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追风筝的人》 说: 我认为两部电影讲的主题 都是人性的救赎, 《暖》 中的男主人公向女主人 公当年许下的承诺没有兑现, 再次遇到她内心 很惭愧.就像阿米尔回到自己原来的老家阿 富汗, 知道仆人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 当时自己却用那样不堪的方式赶走了哈桑, 感 到很愧疚. 当时, 除了这个男生如此精准透彻的回 答, 通过深度对话, 竟有许多小学生对本片都 有了人性反思的认知.也就是从那堂课开 始, 林甲景开始放手设计问题, 他强烈地意识 到, 原来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孩子们的 思维是没有边界的, 他常对学生讲, 会看刺 激的电影是好的, 但会看安静的电影才是真 正学会了看电影, 才真正有了走进电影最深 层次内涵的能力 .在电影课上, 孩子们可 以绽放思想的光芒, 特别是激发他们思考的 独立性、 深刻性 . 有了影视德育课程后, 如何对课程进行 建构推广, 是林甲景思考最多的问题.2015 年下半年, 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 林甲景开 始建构、 梳理自己的影视德育课程, 比如电 影课问题如何设计, 教学语言如何组织, 如 何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 如何备课, 如何评 课等. 一年的时间里,林甲景做了大量的研究.电影如何解读?他认为可以从主题、 情节、 人物、 台词、 细节、 载体、 镜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