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 2014-02-12 |
1989 年建成的深圳鸿华印染厂, 位于大鹏葵涌街 道, 原印染厂由
19 栋旧工业厂房构成,2003 年工厂倒 闭之后, 整体面积
8 万平方米的园区被废弃闲置了将近
10 年时间. 如今, 这里仍保持着旧工厂的建筑结构, 却摇 身变成了深圳首个滨海 LFOT 艺术园区, 是集创意设计、 国际艺术交流、 大师工作坊、 教育培训、 时尚发布、 休闲旅 游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意文化空间. 改造后的项目三面 环山, 一面临海, 总面积
8 万平方米, 商业面积 3.5 万平方 米, 正为深港两地乃至国内外艺术家、 设计师、 文化爱好 者提供一个艺术传播交流平台. 脱胎换骨后的艺象园区极大程度保持着原工厂建筑 的主结构, 一些破损的窗台也被有意保存, 配合原有厂房
12 米层高挑高设置, 室内空间宽大敞亮, 具有极强的艺 术塑造力. 原本旧厂房远离市中心的特点, 也经由改造散 发出时代吸引力, 在商业区位上, 从偏远变成幽静雅致, 劣势变优势, 与新项目定位相得益彰, 整个工程相比一般 情况也更取巧, 省时省力.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改造项目带来的实际效益. 据悉,
2014 年1月起至
2015 年8月底, 艺象园区内共组织了近
80 场公共活动, 涵盖艺术、 设计、 培训、 音乐、 户外运动等 方面, 累计参与人数达到
30000 人次. 商户入驻方面, 园 区自
2015 年初开始正式招商, 截至今年
8 月, 已入驻商 户21 家, 租赁面积达到
8000 平方米, 其中艺术及设计类 商户租赁面积约 5000平方米、 占比 62%. 半开半停厂房变身生物产业孵化器 怎么也想不到, 以前这个靠着小五金小打小闹, 不 死不活的厂房, 现在成为高大上生物产业的孵化器! 奔 康工业园一栋厂房业主掩饰不住自己的心情, 这个厂子 就像我自己的儿子一样, 看着他有如此美好的前程, 我也 放心了. 奔康工业园建于
2003 年12 月, 用地面积约 16.8 万 平方米, 是原葵涌镇政府为帮助辖区内各村发展经济、 促 进贫困村脱贫致富而由区、 镇、 村共同出资实施的扶贫奔 康项目. 现状建筑物
41 栋, 总建筑面积约
24 万平方米, 以传统的工业厂房、 宿舍为主, 建筑质量一般, 产业落后, 主要以生产五金、 鞋帽等小型低端制造业企业为主, 处于 半开半停状态. 深圳市规土委和大鹏新区抓住生物科技快速发展的 趋势, 为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研究和产业化, 对旧工 业区进行产业升级综合整治, 辅以配套政策保驾护航, 将 园区改造成生物产业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坚持生态发展、 塑造特色、 绿色交通的发展战略, 走以生物产业为引领的 生态发展之路, 在保留现有建筑物基本不变的情况下, 按 照生态、 绿色、 智慧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升级, 围绕华大基 因国家基因库的资源, 充分整合国内生命科学相关资源,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促进产业、 人才、 技术、 资金集聚, 将 园区打造成为集企业总部、 科技研发、 教育培训和国际科 技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国际级园区, 吸引国际智力资源、 汇聚全球资本的国际生物谷先导区及孵化器. 该项目通过规土委对该项目的正确指导, 在紧约束 的资源条件下, 充分挖掘存量土地资源潜力, 拓展产业 发展空间、 改善城市环境、 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进一步 深化现有的城市更新模式, 提供了一条多元化的城市 更新路径的可能, 促进经济、 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 展. 该项目是大鹏探索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 探索 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创新更有效率的财富生 成路径的缩影. 试验田 培育 城市更新 生态粮 ――大鹏新区较场尾、 鸿华印染厂、 奔 康工业园的经验探索 城市更新助力城中村完美 蝶变 ――蔡屋围旧村、 大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