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 2018-07-15 |
少 腹坚满, 小便自利, 夜 热早凉大便闭的蓄血证以桃 仁承气汤治之.温病少阴咽痛, 可用甘草汤或桔梗 汤.暑温深入少阴消渴者或入厥阴麻痹者治以连梅 汤.心热烦 躁昏迷 者治 以紫 雪丹.湿温 侵及 三焦, 致神昏窍阻, 少腹硬满, 大便不下者用宣清导浊汤;
三焦 俱闭, 二 便不通 者, 半 硫丸 治之;
湿邪 久留, 下注于肛, 气闭肛门坠痛者用术 附汤治之;
疟久不 解, 胁下成块的疟母可以用鳖甲 煎丸治之;
少阴三 疟, 久而不愈, 气血两虚者 用扶阳汤治之;
久痢带 瘀血, 肛中气 坠治以断下渗 湿汤, 痢下无 度, 脉微 细肢厥, 不进 食者用桃花汤 治之, 久痢伤 肾, 下焦 不固者用三神丸, 久痢伤肾用人 参乌梅汤, 久痢阴 阳两伤用参茸汤, 久痢伤及厥阴, 上犯阳明者用乌 梅丸治之. 下焦温病可以有上焦、中焦 病变不愈传来, 但 亦有温病重危直达下焦者, 如春冬季节多发的流脑 ( 春温、冬温) 暴 发型病变, 出现高烧昏迷、抽搐、 皮下紫斑, 舌绛而干的下焦病证, 夏季多发的乙脑 亦有初起即见下焦病者.
3 三焦证分治大法 吴瑭根据温病在三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整个病 变机理, 概括性的提出了三焦分 治大法, 对温病的 治疗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
311 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 羽者, 羽毛也, 漂浮 也.这就是说, 治疗上焦病 要象羽毛那样 漂浮, 如 不采用这种清轻上浮的方法, 就 不会宣散透邪.这 是因为太阴肺 位居于上 焦, 为宣 发肃 降诸气 之主, 外感邪气致肺气 闭塞, 宣发 失常, 肃降无 力, 常导 致咳喘、头痛、微恶风 寒、水肿、脉浮等 症.故治 疗极需轻清漂浮之品, 以宣散邪 气外达.观清代以 来, 温病学家 治疗 上焦 太阴 证, 选 药不 外叶、花、 梗之类, 以其 质轻 性薄, 轻清 透泄, 可 直达 病所. 治疗时不外辛温、辛凉法和苦辛法.
3 11
1 1 辛温辛凉法 辛者能散, 可以促邪由肺经而 达其络, 如吴瑭设辛温 剂之桂枝汤治疗风温、冬温 初期恶风寒 重证.设辛凉 轻剂、平剂 之桑菊饮、银 翘散治疗风 温、温热、温毒、冬 温等 上 焦太 阴证;
设辛凉重剂白虎汤治疗邪热壅肺, 欲入阳明中焦者. 另有辛温复辛凉法之新加香薷饮治疗太阴暑温证以 宣透暑热.
3 11
1 2 苦辛法 含苦辛寒, 苦辛热, 苦辛淡法. / 轻 苦微辛流动之品, 以达邪于肺0 , 药宜杏、蔻、橘、 桔诸品.吴瑭所设宣痹 汤, 即是以轻宣之方宣化湿 热, 不治呃逆, 只宜宣 肺化湿则呃逆 自止.寒湿伤 及表阳证, 宜苦 辛温 法, 设 桂枝 姜附汤 宣达 阳气. 立苦辛淡之三仁汤宣达上焦肺气, 上焦气化则湿自 分化.引吴鞠通医案: / 乙丑闰六月初三日, 王, 廿 八岁, 暑伤两太阴, 手 太阴之症为多, 一以化肺气 为主.飞滑石 24g, 连翘 9g, 白通草 3g, 杏仁泥 9g, 金银花 9g, 白扁豆花一枝, 生苡仁 15g, 厚朴 9g, 鲜 荷叶 ( 去蒂)一张, 藿香叶3g, 白蔻仁(连皮)6g.
0 3
11 1
3 轻清宣散的认识 / 治上焦如羽0 的轻清宣 散, 除应掌握不同的治疗 方法, 在选 用剂型、煎药 及服药方法诸方面亦要遵循 / 轻清0 的原则, 方能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立法用药要轻清: 治疗温病上焦证, 以轻宣透 散外邪为要, 处方 多选 / 散0 / 饮0 之剂.散者散 也, 有疏散郁热, 达邪外出之意. / 饮0 者清水也, 煎出汁清不浊谓饮, 俾 清走阳分以散风, 而不致重 浊走阴分以降 浊.后世 见温病 上焦证 多用 银翘散、 桑菊饮或香薷饮等加减化裁但总不越轻清举上之品, 如银翘散, 吴鞠通说: / 其方之妙, 预护其阴, 纯然 清肃上焦, 不犯中下, 无开门辑盗之 弊, 有轻则去 实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