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 2018-07-15 |
0 药物 煎煮 要轻 清: 煎 煮药物 要轻, 不宜 久煎, 武火轻煎取其 / 纯然清肃上焦0 的作用.俾药轻味 薄, 透达上焦而勿犯中下.如银翘散 煎法中, 吴鞠 通说: / 肺病取轻清, 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
0 . 服药方法宜轻清: 即是服药量要轻, 量少质轻 则宣达, 量 多质 重则 药过 病所. 如服用 银翘 散时, 吴瑭说: / 病重者, 约二时一服, 日三服, 夜一服;
轻者三时一服, 日二服, 夜一服.
0 3
12 治中焦如衡, 非平不安 衡者, 称也, 平也. 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 水液代谢之枢纽.温病伤及 中焦, 邪热蕴于阳明胃, 湿热蕴结于 太阴脾, 或胃 阴大伤, 致脾与胃的润燥、升降、轮 转等不协调而 共同发病, 欲协调中焦, 必以调理, 也即平衡脾胃 功能, 这种调理脾胃升降、润胃燥脾 的方法, 用药 不能太升, 也 不能 太降, 不能 太补, 也 不能 太泻, 不能太润, 也 不能 太燥, 要不 偏不 倚, 中正 平和, 象/衡0 器 一样平衡.俾 脾胃平合、调和, 则收纳 健运正常.治之如衡, 可宜以下诸法.
3 12
1 1 辛开苦降调和脾胃法 即以苦、辛味药调和 脾胃.胃热, 非苦降不得清, 脾湿, 非辛开不能化, #
46 # 四川中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9 年第
27 卷第
6 期Vol127, No16,
2009 故辛开理脾, 苦降平胃, 遂 其升降之常.吴瑭多用 半夏 泻心汤 加减, 以 枳实、半夏 辛开湿 结, 黄芩、 黄连苦降热结, 湿热祛除, 脾胃 / 如衡0 .观吴瑭的 小陷胸汤加枳实 汤、杏仁滑 石汤、半苓汤、椒附白 通汤等, 也系宗其意而设.
312 1
2 苦辛温调和脾胃法 利用味苦辛、性温之品 协调阴阳, 治疗中焦脾胃阳虚阴 盛证.如吴瑭以苓 姜术桂汤或桂枝汤复其脾胃之阳, 调顺脾气升胃气 降之能, 以治 疗脾胃之阳被 伤证.再如四 加减、五 加减正气散, 皆为 苦辛 祛秽 浊, 性 温化 湿气 而立. 其中, 五加减 正气散的厚朴、苍术健运脾 气, 谷芽 升提胃气, 俾中焦平和.
312 1
3 苦辛寒调和脾胃法 利用味苦辛、性寒药物 治疗湿热蕴结 中焦脾胃.味苦性 寒清 其中焦 湿热, 味辛合苦又能化湿气, 俾湿化热 清中焦以平.苦寒 相合里热清, 湿浊化, 如热 重于湿的太阴 脾证, 即 是以苦辛寒法, 用黄连白芍汤清化湿热以平和胃腑.
312 1
4 酸甘化阴和胃法 应用味酸甘之品求阴液得 以生化, 多治疗温病后期胃阴大伤.
312 1
5 苦辛通法 利用味苦辛药物以通泄腑实燥结. 吴鞠通治阳明胃病的腑实, 用小 承气汤轻泄, 略通 胃气, 使热结 祛, 脾胃和.再有治疗脾 胃阳气受困 而不得伸的吐不能、泻不得证, 如以蜀椒救中汤治 疗干霍乱.
312 1
6 苦辛咸寒 下法 利用味苦辛咸、性寒药物, 通泄腑实阳明证.吴瑭用大承气汤清泻胃肠实热积 滞, 用调胃承气汤治疗邪热内结 的旁流证, 俾邪热 祛, 胃肠通利平和.
312 1
7 辛凉甘寒法 利用味辛甘、性寒凉药物治疗 热邪传入中焦之阳明温病尚未成 腑实热结者.如吴 鞠通用白虎汤 治疗阳明 热盛津 伤证, 以求胃 热消, 中焦和.
313 治下焦如权, 非重不沉 权者, 秤锤也.温病 所见下焦病变, 一则为肝肾亏虚, 或阴精虚而风火 动;
二则为 湿浊阻 滞膀 胱, 气 不化 浊而 水道 阻滞;
三........